题目内容
13.关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气体体积增大,内能会减少 | |
B. | 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 | |
C. | 气体的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 | |
D. | 气体的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气体的压强不一定增大 | |
E. | 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可能减小 |
分析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包含分子动能;
由压强的微观解释判定BDE;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可判定C;
解答 解:A、理想气体的内能只包含分子动能,不包含分子势能,故体积增大,若温度不变,则内能不变,故A错误;
BDE、影响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为分子的平均动能与分子的密集程度,而宏观因素为温度与体积,温度越高,体积越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越多;温度升高,若体积同时增大,则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不一定增多,故B错误;
同理若气体的体积变小时,同时温度降低,分子动能降低,则压强不一定增大,故D正确;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气体体积变大,若温度升高,则压强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故E正确.
C、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气体的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故C正确.
故选:CDE.
点评 该题的重点是掌握压强的微观解释,其关键在于:压强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而温度决定分子平均动能,体积决定分子密集程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3.(1)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
②改变木板的倾角,以重力的一个分力平衡小车及纸带受到的摩擦力
③用细线将木板上的小车通过一个定滑轮与悬吊的有砂砂桶相连
④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⑤测出s、s1、s2(如图乙所示),查得打点周期为T.
本实验还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的质量M、砂和砂砂桶总质量m.(用文字和相应的字母表示)
探究结果的表达式是$mgs=\frac{1}{2}M{(\frac{{s}_{2}}{2T})}^{2}-\frac{1}{2}M{(\frac{{s}_{1}}{2T})}^{2}$.(用字母表示)
(2)用同样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以下是一实验小组所获取的部分实验数据,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丙中取合适的坐标系,作出图象.
表格:小车受力相同(均取砂和砂桶总质量m=50g).
根据图象判断,实验产生误差的最主要原因是:不再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沙和砂桶的总质量.
①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
②改变木板的倾角,以重力的一个分力平衡小车及纸带受到的摩擦力
③用细线将木板上的小车通过一个定滑轮与悬吊的有砂砂桶相连
④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⑤测出s、s1、s2(如图乙所示),查得打点周期为T.
本实验还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的质量M、砂和砂砂桶总质量m.(用文字和相应的字母表示)
探究结果的表达式是$mgs=\frac{1}{2}M{(\frac{{s}_{2}}{2T})}^{2}-\frac{1}{2}M{(\frac{{s}_{1}}{2T})}^{2}$.(用字母表示)
(2)用同样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以下是一实验小组所获取的部分实验数据,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丙中取合适的坐标系,作出图象.
表格:小车受力相同(均取砂和砂桶总质量m=50g).
次数 | 小车质量 M/g | 加速度 a/m•s-2 | $\frac{1}{M}$/kg-1 |
1 | 200 | 1.91 | 5.00 |
2 | 250 | 1.71 | 4.00 |
3 | 300 | 1.50 | 3.33 |
4 | 350 | 1.36 | 2.86 |
5 | 400 | 1.12 | 2.50 |
6 | 450 | 1.00 | 2.22 |
7 | 500 | 0.90 | 2.00 |
4.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滑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若A沿斜面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1,沿斜面上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2,则$\frac{{a}_{1}}{{a}_{2}}$等于( )
A. | $\frac{sinθ-μcosθ}{sinθ+μcosθ}$ | B. | $\frac{sinθ+μcosθ}{sinθ-μcosθ}$ | ||
C. | μ(1-tanθ) | D. | $\frac{μcosθ}{sinθ+μcosθ}$ |
18.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提出猜想:物体沿斜面下滑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同时他还用实验验证了该猜想.某小组依据伽利略描述的实验方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沿斜面下滑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让滑块从距离挡板s处由静止沿倾角为θ的斜面下滑,并同时打开装置中的阀门,让水箱中的水流到量筒中;
②当滑块碰到挡板的同时关闭阀门(假设水流出均匀稳定);
③记录下量筒收集的水量V;
④改变s,重复以上操作;
⑤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该实验用量筒中收集的水量来表示C.
A.水箱中水的体积 B.水从水箱中流出的速度 C.滑块下滑的时间 D.滑块下滑的位移
(2)某同学漏填了第3组数据中量筒收集的水量V,若实验正常,你估计v=74mL;若保持下滑的距离s、倾角θ不变,增大滑块的质量,水量V将不变(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保持下滑的距离s、滑块质量不变,增大倾角θ,水量V将减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该实验误差来源的是C.
A.水从水箱中流出不够稳定 B.滑块开始下滑和开始流水不同步
C.选用的斜面不够光滑 D.选用了内径较大的量筒.
①让滑块从距离挡板s处由静止沿倾角为θ的斜面下滑,并同时打开装置中的阀门,让水箱中的水流到量筒中;
②当滑块碰到挡板的同时关闭阀门(假设水流出均匀稳定);
③记录下量筒收集的水量V;
④改变s,重复以上操作;
⑤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s(m) | 4.5 | 3.9 | 3.0 | 2.1 | 1.5 | 0.9 |
V(mL) | 90 | 84 | 62 | 52 | 40 |
A.水箱中水的体积 B.水从水箱中流出的速度 C.滑块下滑的时间 D.滑块下滑的位移
(2)某同学漏填了第3组数据中量筒收集的水量V,若实验正常,你估计v=74mL;若保持下滑的距离s、倾角θ不变,增大滑块的质量,水量V将不变(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保持下滑的距离s、滑块质量不变,增大倾角θ,水量V将减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该实验误差来源的是C.
A.水从水箱中流出不够稳定 B.滑块开始下滑和开始流水不同步
C.选用的斜面不够光滑 D.选用了内径较大的量筒.
5.设在地球上和X天体上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之比为a,(不计空气阻力),若地球与X天体的半径之比b,则地球的质量和此天体的质量之比为( )
A. | $\frac{a}{b}$ | B. | $\frac{b^2}{a}$ | C. | $\frac{a^2}{b}$ | D. | $\frac{b}{a}$ |
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波恰好传播到x2=2m的B点如图所示,在t=0.3s时,x1=1 m的质点A恰好第一次出现在正最大位移处,则( )
A. | 该波的传播周期为1.2s | |
B. | 该波的传播速度为5m/s | |
C. | t=l.0s时,质点C在平衡位置处且向上运动 | |
D. | 当波传播到质点C时,质点B在平衡位置处且向上运动 | |
E. | 当波传播到质点C时,质点A在运动的路程为60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