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如图所示,一个电子由静止经过加速电压U的加速后,水平进入一平行板偏转电场,进入电场时电子速度与极板平行,最后打至荧光屏上的P点,若无偏转电场时电子打至O点.设OP=x,则x与U的x一U图象为( )A. | B. | C. | D. |
分析 电子在加速电场U1中运动时,电场力对电子做正功,根据动能定理求解电子穿过A板时的速度大小.电子进入偏转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垂直于电场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沿电场方向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板长和初速度求出时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由位移公式求解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的侧移量.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后沿穿出电场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位移为d,分速度等于v0,求出匀速运动的时间.竖直方向:分速度等于vy,由y=vyt求出离开电场后偏转的距离,再加上电场中偏转的距离得解加速电压U1与x的关系.
解答 解:设电子经电压U1加速后的速度为V0,
由动能定理得:eU1=$\frac{1}{2}$mv02,
解得:v0=$\sqrt{\frac{2e{U}_{1}}{m}}$;
电子以速度υ0进入偏转电场后,垂直于电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沿电场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偏转电场的电场强度为E,电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1,电子的加速度为α,离开偏转电场时的侧移量为y1,偏转电场之间的距离为h,偏转电场极板长度为L1,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eE2=$\frac{{U}_{2}}{h}$e=ma,
解得:a=$\frac{e{U}_{2}}{mh}$,
由运动学公式得:L1=v0t1,y1=$\frac{1}{2}$at12,
解得:y1=$\frac{{U}_{2}{L}_{1}^{2}}{4{U}_{1}h}$;
设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沿电场方向的速度为υy,
由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公式可知υy=at1;
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所用的时间为t2,电子打到荧光屏上的侧移量为x,如图所示,
水平方向:d=v0t2,竖直方向:y2=vyt2,
解得:y2=$\frac{{L}_{1}d{U}_{2}}{2h{U}_{1}}$;
P至O点的距离x=y1+y2=$\frac{{U}_{2}{L}_{1}(2d+{L}_{1})}{4{U}_{1}h}$;
即加速电压U1与x成反比例关系,ABCD中只有B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故选:B
点评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类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与平抛运动相似,采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也可以利用三角形相似法求解.选择题中,我们应该记住某些结论,便于计算.
A. | 9.4伏 | B. | 10.8伏 | C. | 18伏 | D. | 27伏 |
A. | 1.73T | B. | 2T | C. | 1.5T | D. | 1T |
A. | P粒子进入电场时速度的平方满足v2=$\frac{d}{4}$a(a为粒子在电场中所受电场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 | |
B. | 将P、Q粒子电量均增为+2q,其它条件不变,P、Q粒子同时进入电场后,仍能同时打在K′点 | |
C. | 保持P、Q原来的电量不变,将O点和O′点均向上移动相同的距离$\frac{d}{4}$;且使P、Q同时进入电场,则P粒子将先击中K′点 | |
D. | 其它条件不变,将Q粒子进入电场时的初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将电源电压也增加为原来的2倍,P、Q同时进入电场,仍能同时打在K′点 |
A. | 若传送带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物体将一定落在Q点的左边 | |
B. | 若传送带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物体将仍落在Q点 | |
C. | 若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物体可能会落在Q点 | |
D. | 若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物体将一定落在Q点的右边 |
A. |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 |
B. | 根据速度定义式v=$\frac{△x}{△t}$,当△t非常非常小时,$\frac{△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 |
C. | 在定义加速度时,a=$\frac{△v}{△t}$,采用了比值定义法 | |
D. |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