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如图1所示为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示意图.(1)本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BCD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
C.入射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
D.入射球与被碰小球满足ma>mb,ra=rb
(2)如图所示,其中MPN分别为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对应的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实验中要验证的关系是
C
A.ma•ON=ma•OP+mb•OM
B.ma•OP=ma•ON+mb•OM
C.ma•OP=ma•OM+mb•ON
D.ma•OM=ma•OP+mb•ON
(3)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是m1•OP2=m1•OM2+m2•ON2
(4)某同学用如图2所示装置来研究碰撞过程,第一次单独让质量为ma小球a从斜槽某处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地点为P,第二次让小球a从同一位置释放后与静止在斜槽末端质量为mb的小球发生碰撞,a、b球的落地点分别是M、N,各点与O的距离如图3;该同学改变小球a的释放位置重复上述操作,由于某种原因他只测得了a球的落地点P′、M′到O的距离分别是22.0cm、10.0cm.则b球的落地点N′到O的距离为32.0cm.
(此小题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分析 (1)根据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明确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2、3)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可求得动量守恒及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
(4)明确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结论,联立求得距离间的关系,从而求出该同学测出的ON'间的距离.
解答 解:(1)A、轨道是否光滑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故A错误;
B、要保证碰撞后两个球做平抛运动,故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故B正确;
C、为保证碰撞的初速度相同,入射球每次必须从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故C正确;
D、入射球质量要大于被碰球质量,即m1>m2,防止碰后m1被反弹,同时为了对心碰撞,两小球的直径应相同,故D正确;
故选:BCD.
(2)因为平抛运动的时间相等,则水平位移可以代表速度,OP是A球不与B球碰撞平抛运动的位移,该位移可以代表A球碰撞前的速度,OM是A球碰撞后平抛运动的位移,该位移可以代表碰撞后A球的速度,ON是碰撞后B球的水平位移,该位移可以代表碰撞后B球的速度,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m1•OP=m1•OM+m2•ON,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故C正确;
(3)由功能关系可知,只要$\frac{1}{2}$m1v02=$\frac{1}{2}$m1v12+$\frac{1}{2}$m2v22成立则机械能守恒,故若m1•OP2=m1•OM2+m2•ON2,说明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4)由(3)可知m1•OP'2=m1•OM'2+m2•ON'2,变形可得:
m1(OP'2-OM'2)=m2ON'2
而根据(3)可知,m1•OP'=m1•OM'+m2•ON'
联立可得:
OP'+OM'=ON'
解得:ON’=22.0+10.0=32.0cm
故答案为:(1)BCD;(2)C;(3)m1•OP2=m1•OM2+m2•ON2;(4)32.0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实验的原理,以及实验的步骤,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无需测出速度的大小,可以用位移代表速度.同时,在运用平抛运动的知识得出碰撞前后两球的速度,因为下落的时间相等,则水平位移代表平抛运动的速度.若碰撞前后总动能相等,则机械能守恒.
A. | 当拉力F<20N时,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 |
B. | 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 |
C. | 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 |
D. | B物体的加速度不会超过3m/s2 |
A. | 变压器可以改变交流电压与稳恒直流电压 | |
B. | 扼流圈对变化的电流有阻碍作用 | |
C. | 真空冶炼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线圈发热使炉内金属熔化 | |
D. | 磁电式仪表用来做线圈骨架的铝框能起到电磁阻尼的作用 |
A. | 乙先向前做加速运动,然后返回做减速运动 | |
B. | 乙车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变速运动 | |
C. | 在t=4s时,甲车追上乙车并排行驶 | |
D. | 在前4s内,两车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
A. | 交流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00$\sqrt{2}$V | |
B. | 穿过线圈磁通量变化率的最大值为2×10-2V | |
C. | 电路中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180V | |
D. | 若规定t=0时的电流方向为正,则从此时开始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e=200cos100t(V) |
A. | 分子并不是球形,但可以把它们当作球形处理,这是一种估算方法 | |
B. | 微粒的运动就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即布朗运动 | |
C. | 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0时,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大小不相同 | |
D. | 实验中不需要保证每一粒玻璃珠与秤盘碰前的速度相同 | |
E. | 0℃和100℃氧气分子速率都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特点 |
A. | I1<I2 | B. | I1>I2 | C. | W1=W2 | D. | W1<W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