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1)实验中,长木板不是直接放在水平实验台上,而是把后端略微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
(2)为了探究加速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在保持拉力F=5N不变时,某同学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图线如图2.但该同学未标注横坐标所对应的量及其单位,请你将它补上,对应的量及其单位是$\frac{1}{m}$和1/kg.由该图线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合外力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分析 小车下滑时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则应该用重力的下滑分量来平衡摩擦力,即后端略微垫高.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a=$\frac{F}{m}$从而知道横坐标的含义.
解答 解:(1)小车下滑时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则应该用重力的下滑分量来平衡摩擦力,后端略微垫高.
这样做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
(2)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在F=5N,加速度a=2m/s2时物体的质量m=$\frac{F}{a}=\frac{5}{2}=\frac{5}{2}$kg,
而$\frac{1}{0.4}=\frac{5}{2}$,故横坐标为$\frac{1}{m}$,单位为1/kg.
a与$\frac{1}{m}$的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由该图线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合外力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故答案为:(1)平衡摩擦力;(2)$\frac{1}{m}$和1/kg;在合外力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点评 明确了该实验的实验原理以及实验目的,即可了解具体操作的含义,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时注意数学知识的应用,本题是考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好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4.如图所示,两艘飞船A、B沿同一直线同向飞行,相对地面的速度均为v(v 接近光速c). 地面上测得它们相距为L,则( )
A. | A测得两飞船间的距离大于L | |
B. | B测得两飞船间的距离小于L | |
C. | 当B向A发出一束光信号,A测得该信号的速度为c | |
D. | 当B向A发出一束光信号,A测得该信号的速度为cv |
9.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闭合开关,稳定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向b滑动的过程中( )
A. | 电阻R两端的电压增大 | B. | 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 | ||
C. | 电容器C上所带的电置增加 | D. | 电源的总功率增大 |
19.某同学要测量一根弹簧的劲度系数k,他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用刻度尺测得弹簧的长度为L0,分别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和3个质量为m的砝码时,测得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为L1、L2和L3.
下表是该同学记录的数据:
(1)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每增加一个砝码时弹簧平均伸长量△L的数值为△L=1.75cm.
(2)已知重力加速度g,则计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的表达式k=$\frac{mg}{△L}$.
(3)若m=50g,g=9.8m/s2可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28N/m.
下表是该同学记录的数据:
代表符号 | L0 | L1 | L2 | L3 |
刻度数值/cm | 5.70 | 7.40 | 9.15 | 10.95 |
(2)已知重力加速度g,则计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的表达式k=$\frac{mg}{△L}$.
(3)若m=50g,g=9.8m/s2可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28N/m.
6.甲、乙两质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t=0时刻,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 | |
B. | 在0~t0内,乙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 |
C. | 若甲、乙从同一位置出发,则t1时刻它们相距最远 | |
D. | 若甲、乙从同一位置出发,则t0时刻它们相距最远 |
3.关于磁感线和电场线,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 磁感线和电场线都是一些互相平行的曲线 | |
B. | 磁感线是闭合曲线,而静电场的电场线不是闭合曲线 | |
C. | 磁感线和电场线都只能分别表示磁场和电场的方向 | |
D. | 磁感线起始于N极,终止于S极;电场线起始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