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5/6/5b2edb70.png)
A、嫦娥三号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 B、在椭圆轨道,嫦娥三号从远月点到近月点过程中速度增大 | C、嫦娥三号在圆轨道经过P 点时的速度与在椭圆轨道经过P 点时的速度相等 | D、嫦娥三号分别通过圆轨道和椭圆轨道的P 点时加速度相同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后,先进入一个椭圆轨道,经过多次变轨进入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已知飞船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设飞船进入圆形轨道后运动时的动能为EK,则( )
A、Ek=
| ||
B、Ek=
| ||
C、Ek=
| ||
D、Ek=mgh |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与“嫦娥一号”的探月轨道不同,“嫦娥三号”不采取多次变轨的形式,而是直接飞往月球,然后再进行近月制动和实施变轨控制,进入近月椭圆轨道.现假定地球、月球都静止不动,用火箭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向月球发射一探测器,探测器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火箭.已知地球中心与月球中心之间的距离约为r=3.8×105km,月球半径R=1.7×103km,地球的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81倍,在探测器飞往月球的过程中( )
A、探测器到达月球表面时动能最小 | B、探测器距月球中心距离为3.8×104km时动能最小 | C、探测器距月球中心距离为3.42×105km时动能最小 | D、探测器距月球中心距离为1.9×105km时动能最小 |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3/64/dcdb7992.png)
A、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速度之比为1:
| ||||
B、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周期之比为
| ||||
C、卫星在停泊轨道运行的速度可能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 ||||
D、卫星从停泊轨道调控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过程机械能守恒 |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蝉歌三号”探测飞船发射升空,展开本月之旅.“嫦娥三号”首次实现月面巡视勘查和月球软着陆,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设载着登月舱的探测飞船在以月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1的圆轨道上运动时,T1.随后登月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月球更近的半径r2的圆轨道上运动.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登月舱在半径为r2的圆轨道上比在半径r1的圆轨道上运动时地角速度大 | |||||||||||
B、登月舱在半径为r2的圆轨道上比在半径为r1的圆轨道上运动时的线速度大 | |||||||||||
C、月球的质量
| |||||||||||
D、登月舱在半径为r2的圆轨道上运动时的周期为
|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5/67/40096ed4.png)
A、卫星的发射速度小于7.9km/s | B、卫星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 | C、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一定值 | D、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3/179/b8d1174c.png)
A、
| ||||
B、
| ||||
C、卫星B在P点的加速度与卫星C在该点加速度一定相同 | ||||
D、若卫星C为近地卫星,且已知C的周期和万有引力常量,则可求出地球的平均密度 |
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
A、
| ||||
B、
| ||||
C、
| ||||
D、
|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3/21/71036f2f.png)
A、发射速度一定大于7.9km/s | B、在轨道Ⅱ上从P到Q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增大 | C、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P的速度 | D、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P的加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