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3.甲乙两辆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 |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小 | |
B. |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frac{{{v_1}+{v_2}}}{2}$ | |
C. |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 |
D. | 汽车甲、乙的加速度大小都逐渐减小 |
分析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大小表示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根据这些知识来分析.
解答 解:AC、由于速度时间图线与坐标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由几何知识知,在这段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的位移,所用时间相等,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故A、C错误;
B、若乙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等于$\frac{{{v_1}+{v_2}}}{2}$.而乙车实际的位移小于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则平均速度小于匀减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即小于$\frac{{{v_1}+{v_2}}}{2}$,故B错误;
D、图线切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则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均逐渐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问题,关键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要注意公式$\overline{v}$=$\frac{{v}_{0}+v}{2}$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p时速度是v1,车尾经过p点时的速度是v2,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p点的速度为( )
A. | $\sqrt{\frac{{{v}_{1}}^{2}+{{v}_{2}}^{2}}{2}}$ | B. | $\frac{{v}_{1}+{v}_{2}}{2}$ | C. | $\frac{\sqrt{{{v}_{1}}^{2}+{{v}_{2}}^{2}}}{2}$ | D. | $\sqrt{\frac{{{v}_{1}}^{2}-{{v}_{2}}^{2}}{2}}$ |
4.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细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 )
A. | 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 |
B. | 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 |
C. |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 |
D. | 在实验中,两个弹簧秤的夹角应该越大越好 |
8.在人类历史上首先通过实验证实电磁波存在的物理学家是( )
A. | 安培 | B. | 焦耳 | C. | 赫兹 | D. | 伏特 |
18.如图所示,A、B两木块紧靠在一起且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物块C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A的左端开始向右滑行,最后停在B木块的右端,对此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当C在A上滑行时,A、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 |
B. | 当C在B上滑行时,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 |
C. | 当C在B上滑行时,A、B、C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 |
D. | 无论C是在A上滑行还是在B上滑行,A、B、C三物块组成的系统都机械能守恒 |
5.如图所示,小车A以恒定的速度v向左匀速运动,某时刻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此时B物体的速度为( )
A. | $\frac{v}{sinθ}$ | B. | $\frac{v}{cosθ}$ | C. | vsinθ | D. | vcosθ |
2.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负 | |
B. | 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反而越来越小 | |
C. |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可能反而越来越小 | |
D. | 加速度可能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