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将质量为m=1kg的煤块A轻放在以2m/s的恒定速度顺时针转动的足够长水平传送带上后,已知煤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05.
(1)求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
(2)求摩擦力对煤块做的功w1?摩擦力对传送带做的功w2
(3)若使该传送带改做加速度大小为1.5m/s2的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并且在传送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的同时,将另一煤块B轻放在传送带上,则B停止在传送带上的位置与其在传送带上划线起点间的距离为多少?

分析 (1)当煤块在传送带上加速到速度和传送带速度相同之后,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故划痕长度,即为煤块加速阶段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由运动学公式分别求出加速时间,加速过程中的位移,传送带的位移,作差即为划痕长度.
(2)传送带对煤块的摩擦力和煤块对传送带的摩擦力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直接根据功的定义求出分别对传送带做的功.
(3)第二次煤块B放在传送带后先做匀加速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后,根据传送带的加速度与煤块B加速度关系,判断煤块B的运动情况,根据位移公式和位移关系求解该煤块B在传送带上能留下的划线的长度.

解答 解:(1)设水平传送带的恒定初速度为v0,以煤块为研究对象,设煤块的速度达到v0前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
代入数据解得:a=0.5m/s2
达到v0所用时间:t=$\frac{{v}_{0}}{a}=\frac{2}{0.5}=4s$;
传送带运动的距离:x1=v0t=2×4=8m
煤块运动的距离:${x}_{2}=\frac{1}{2}a{t}^{2}=\frac{1}{2}×0.5×{4}^{2}=4m$
此过程中划出的痕迹长度为:△x=x1-x2=8-4=4m
(2)在煤块加速过程中,传送带对煤块的摩擦力为:f=μmg=0.05×1×10=0.5N
这个过程中,煤块对传送带的摩擦力大小也为f,故摩擦力对煤块做的功和摩擦力对传送带做的功大小相等,即:
w1=w2=f△x=0.5×4=2J
其中,摩擦力对煤块做的功w1为正功,摩擦力对传送带做的功w2为负功;
(3)煤块B先加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设二者达到的相同速度为v′,传送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0,由运动学公式得:
$\frac{{v}_{0}-v′}{{a}_{0}}=\frac{v′}{a}$
即:$\frac{2-v′}{1.5}=\frac{v′}{0.5}$
解得:v′=0.5m/s
此过程传送带比煤块多走的距离:${s}_{1}=\frac{{{v}_{0}}^{2}-v{′}^{2}}{2{a}_{0}}$-$\frac{v{′}^{2}}{2a}$
代入数据得:s1=1m
由于a0>μg,故二者不能共同减速,煤块以μg的加速度减速到静止.传送带的加速度大,先停下来.
煤块减速到零的过程煤块比传送带多走的距离:s2=$\frac{v{′}^{2}}{2a}-\frac{v{′}^{2}}{2{a}_{0}}$
代入数据解得:${s}_{2}=\frac{1}{6}m$
可见,煤块相对于传送带先后滑1m,后又向前滑$\frac{1}{6}m$,故煤块B停止在传送带上的位置与划线起点间的距离为:$△s={s}_{1}-{s}_{2}=1-\frac{1}{6}=\frac{5}{6}m$
答:(1)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位4m.
(2)摩擦力对煤块做正功,大小为2J,摩擦力对传送带做负功,大小为2J.
(3)若使该传送带改做加速度大小为1.5m/s2的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并且在传送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的同时,将另一煤块B轻放在传送带上,则B停止在传送带上的位置与其在传送带上划线起点间的距离为$\frac{5}{6}m$.

点评 分析清楚煤块的运动过程,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煤块在传送带留下的划线的长度等于两者相对位移大小,分析煤块的运动情况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某班级同学用如图(a)所示装置验证加速度a和力F、质量m的关系.甲、乙两辆小车放在倾斜轨道上,小车甲上固定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小车乙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力传感器和小车甲之间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两辆小车一起开始向下运动,利用两个传感器可以采集记录同一时刻小车甲受到的拉力和加速度的大小.

(1)下列关于实验装置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轨道倾斜是为了平衡小车甲受到的摩擦力
(B)轨道倾斜是为了平衡小车乙受到的摩擦力
(C)弹簧力应远小于小车甲所受的重力
(D)弹簧力应远小于小车乙所受的重力
(2)四个实验小组选用的小车甲(含加速度传感器)的质量分别是m1=1.0kg、m2=2.0kg、m3=3.0kg和m4=4.0kg,其中有三个小组已经完成了a-F图象,如图(b)所示,最后一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在图(b)中完成该组的a-F图线;
实验次数123456
拉力F(N)49.040.035.024.016.29.6
加速度a(m/s216.313.311.78.05.43.2
(3)在验证了a和F的关系后,为了进一步验证a和m的关系,可直接利用图(b)的四条图线收集数据,然后作图.请写出具体的做法:
①如何收集数据?在a-F图象上做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与四条图线分别有个交点,记录下四个交点的纵坐标a,分别与各图线对应的m组成四组数据.;
②为了更直观地验证a和m的关系,建立的坐标系应以a为纵轴;以$\frac{1}{m}$为横轴.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