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已知二次函数满足条件,及.(1)求的解析式;(2)求在上的最值.
(1)(2)3
解析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二次函数满足条件,及.(1)求的解析式;(2)求在上的最大和最小值.
设0≤x≤2,求函数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提高过江大桥的车辆通行能力可改善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在一般情况下,大桥上的车流速度(单位:千米/小时)是车流密度(单位:辆/千米)的函数.当桥上的车流密度达到200辆/千米时,造成堵塞,此时车流速度为0;当车流密度不超过20辆/千米时,车流速度为60千米/小时.研究表明:当时,车流速度是车流密度的一次函数.(Ⅰ)当时,求函数的表达式;(Ⅱ)当车流密度为多大时,车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桥上某观测点的车辆数,单位:辆/小时)可以达到最大,并求出最大值.(精确到1辆/小时)
已知二次函数,其导函数为,数列的前项和为点均在函数的图像上;.(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Ⅲ)已知不等式成立,求证:
已知奇函数f(x)=(1)求实数m的值,并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f(x)的图象;(2)若函数f(x)在区间[-1,a-2]上单调递增,试确定a的取值范围.
设函数(1)求函数的零点;(2)在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3)讨论方程解的情况.
心理学家发现,学生的接受能力依赖于老师引入概念和描述问题所用的时间,上课开始时,学生的兴趣激增,中间有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学生的兴趣保持较理想的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并趋于稳定.分析结果和实验表明,设提出和讲述概念的时间为(单位:分),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值越大,表示接受能力越强), (1)开讲后多少分钟,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能维持多少时间?(2)试比较开讲后5分钟、20分钟、35分钟,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大小;(3)若一个数学难题,需要56的接受能力以及12分钟时间,老师能否及时在学生一直达到所需接受能力的状态下讲述完这个难题?
(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是二次函数,不等式的解集是,且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1)求的解析式;(2)设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求的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