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已知直线x-2y+4=0经过椭圆的左顶点A和上顶点D,椭圆C的右顶点为B,点P是椭圆C上位于x轴上方的动点,直线AP,BP与直线l:x=5分别交于M,N两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求线段MN的长度的最小值;
(3)当线段MN的长度最小时,Q点在椭圆上运动,记△BPQ的面积为S,当S在(0,+∞)上变化时,讨论S的大小与Q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解:(1)由已知得椭圆C的左顶点为A(-4,0),上顶点为D(0,2),
∴a=4,b=2,
故椭圆C的方程为
(2)直线AP的斜率k显然存在,且k>0,故可设直线AP的方程为y=k(x+4),从而M(5,9k),设P(x0,y0),则,∴直线BP的方程为:,
得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时,线段MN的长度取最小值3.
(3)由(2)知,当线段MN的长度取最小值时,,此时直线BP的方程为
设与BP平行的直线l':3x+2y+t=0
联立得10x2+6tx+t2-16=0
由△=36t2-40(t2-16)=0得
当时,BP与l'的距离为,此时S△BPQ=
当时,BP与l'的距离为,此时S△BPQ=
∴当时,这样的Q点有4个
当时,这样的Q点有3个
当时,这样的Q点有2个
当时,这样的Q点有1个
当时,这样的Q点不存在.
分析:(1)由已知得,椭圆C的左顶点为A(-4,0),上顶点为D(0,2),由此能求出椭圆C的方程.
(2)线AP的斜率k显然存在,且k>0,故可设直线AP的方程为y=k(x+4),从而M(5,9k).由题设条件可以求出 ,求得|MN|,再由均值不等式进行求解.
(3)由(2)知,当线段MN的长度取最小值时,,设与BP平行的直线l':3x+2y+t=0
联立得10x2+6tx+t2-16=0,利用△=36t2-40(t2-16)=0得最后即可解决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3)解答关系是利用方程的思想转化成根的判别等于0的问题,另外解题时要注意公式的灵活运用.
∴a=4,b=2,
故椭圆C的方程为
(2)直线AP的斜率k显然存在,且k>0,故可设直线AP的方程为y=k(x+4),从而M(5,9k),设P(x0,y0),则,∴直线BP的方程为:,
得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时,线段MN的长度取最小值3.
(3)由(2)知,当线段MN的长度取最小值时,,此时直线BP的方程为
设与BP平行的直线l':3x+2y+t=0
联立得10x2+6tx+t2-16=0
由△=36t2-40(t2-16)=0得
当时,BP与l'的距离为,此时S△BPQ=
当时,BP与l'的距离为,此时S△BPQ=
∴当时,这样的Q点有4个
当时,这样的Q点有3个
当时,这样的Q点有2个
当时,这样的Q点有1个
当时,这样的Q点不存在.
分析:(1)由已知得,椭圆C的左顶点为A(-4,0),上顶点为D(0,2),由此能求出椭圆C的方程.
(2)线AP的斜率k显然存在,且k>0,故可设直线AP的方程为y=k(x+4),从而M(5,9k).由题设条件可以求出 ,求得|MN|,再由均值不等式进行求解.
(3)由(2)知,当线段MN的长度取最小值时,,设与BP平行的直线l':3x+2y+t=0
联立得10x2+6tx+t2-16=0,利用△=36t2-40(t2-16)=0得最后即可解决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3)解答关系是利用方程的思想转化成根的判别等于0的问题,另外解题时要注意公式的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