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2 mL0.01mol·L-1的KI溶液中滴入等体积等浓度的FeCl3溶液,将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三份,一份滴入K3[Fe(CN)6]溶液,第二份滴入KSCN溶液,第三份滴入淀粉溶液 | 滴入K3[Fe(CN)6]溶液后产生蓝色沉淀;滴入KSCN溶夜后变血红色;滴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 | KI溶液和FeCl3溶液发生反应:2Fe3++2I-2Fe2++I2 |
B | 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片,然后通入氧气加热 | 先无明显现象,通入氧气加热后溶液变蓝 | 氧化性:稀硫酸>Cu2+ |
C | 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2SO3和Na2SiO3溶液中分别滴加酚酞 | Na2SiO3溶液红色更深 | 非金属性:Si<S |
D | 将几滴等浓度的FeCl3溶液、AlCl3溶液同时滴入足量等浓度的NaOH溶液中 | 只产生红褐色沉淀 | Ksp[Al(OH)3]>K sp[Fe(OH)3] |
A. A B. B C. C D. D
【题目】1-乙氧基萘常用作香料,也可合成其他香料。实验室制备1-乙氧基萘的过程如下:
已知:1-萘酚的性质与苯酚相似,有难闻的苯酚气味。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
物质 | 相对分子质量 | 状态 | 熔点(℃) | 沸点(℃) | 溶解度 | |
水 | 乙醇 | |||||
1-萘酚 | 144 | 无色或黄色菱形结晶或粉末 | 96℃ | 278℃ | 微溶于水 | 易溶于乙醇 |
1-乙氧基萘 | 172 | 无色液体 | 5.5℃ | 267℃ | 不溶于水 | 易溶于乙醇 |
乙醇 | 46 | 无色液体 | -114.1℃ | 78.5℃ | 任意比混溶 |
(1)将72g 1-萘酚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加入5mL浓硫酸混合。将混合液置于如图所示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实验中使用过量乙醇的原因是________。
(2)装置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能否用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_____(选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将烧瓶中的液体倒入冷水中,经处理得到有机层。为提纯产物有以下四步操作:①蒸馏;②水洗并分液;③用10%的NaOH溶液碱洗并分液;④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过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③②④①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5)实验测得1-乙氧基萘的产量与反应时间、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时间延长、温度升高,1-乙氧基萘的产量下降可能的两个原因是____________。
(6)提纯的产品经测定为43g,本实验中1-乙氧基萘的产率为________。
【题目】磷及部分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如图所示。
(1)不慎将白磷沾到皮肤上,可用0.2mol/L CuSO4溶液冲洗,根据步骤Ⅱ可判断,1mol CuSO4所能氧化的白磷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2)步骤Ⅲ中,反应物的比例不同可获得不同的产物,除Ca3(PO4)2外可能的产物还有______。
磷灰石是生产磷肥的原料,它的组成可以看作是Ca3(PO4)2、CaF2、CaSO4、CaCO3、SiO2的混合物,部分元素的分析结果如下(各元素均以氧化物形式表示):
成分 | CaO | P2O5 | SO3 | CO2 |
质量分数(%) | 47.30 | 28.40 | 3.50 | 6.10 |
(3)磷灰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4)取100g磷灰石粉末,加入足量的浓硫酸,并加热,钙元素全部以CaSO4的形式存在,可以得到CaSO4______g(保留两位小数)。
(5)取m g 磷灰石粉末,用50.00mL混酸溶液(磷酸为0.5mol/L、硫酸为0.1mol/L)与其反应,结果Ca、S、P元素全部以CaSO4和Ca(H2PO4)2的形式存在,求m的值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