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实验小组欲制取氧化铜并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制取氧化铜
①往盛有一定量CuCl2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将烧杯中的物质转移到蒸发皿中,加热至沉淀全部变为黑色。
②将步骤①所得的黑色沉淀过滤、洗涤,晾干后研细备用。
(1)在实验过程中,若未加入NaOH溶液,直接将CuCl2溶液转移到蒸发皿中加热,最后也能得到黑色沉淀,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
(2)写出检验步骤②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
(二)为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每次实验时均收集25ml气体,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 KClO3质量 | 其他物质质量 | 待测数据 |
③ | 1.2g | 无其他物质 | a |
④ | 1.2g | CuO 0.5g | b |
⑤ | 1.2g | MnO20.5g | c |
(3)写出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量气装置B由干燥管、乳胶管和50mL滴定管改造后组装面成,此处用滴定管是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6)若实验证明氧化铜加快氯酸钾的分解效果比用二氧化锰差,请结合上表的实验效果数据,在坐标图中分别画出使用CuO、MnO2作催化剂时产生氧气的体积[V(O2)]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注明必要的标识)________。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的仪器装置完成有关实验。
(1)用装置A收集NO气体,正确的操作是 ______ 填序号。
a.从①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b.从①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c.从②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d.从②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2)B装置中的恒压分液漏斗有两个作用,其一是平衡气压使分液漏斗内的液体能顺利滴下,其另一个作用是 ______。
(3)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或二者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
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
假设2:红色粉末是
假设3:红色粉末是和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试剂。
①若滴加KSCN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甲同学认为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乙同学认为其结论不正确,乙同学的理由是 ______。
②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 ______。
经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和的混合物.实验小组欲利用该红色粉末制取较纯净的胆矾。经查阅资料得知,在溶液中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分别生成沉淀的pH如下:
物质 | |||
开始沉淀pH | 6.0 | ||
沉淀完全pH | 13 | 14 |
实验室有下列试剂可供选择:氯水
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试回答:
①试剂为1____ 填字母,写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 ___。
②试剂为2______ 填字母。
③固体X的化学式为 ______。
④操作I为 ______。
【题目】草酸溶液与酸性溶液反应时,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某学习小组探究反应过程中使褪色加快的主要原因,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溶液氧化的反应历程为:
(提出假设)假设1:该反应为放热
假设2:反应生成的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假设3:K+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该小组同学未提出浓度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假设,原因是______。
(设计、完成实验)
称取______g草酸晶体,配置500mL溶液。
①在上述过程中必须用到的2种定量仪器是托盘天平和______。
②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填下列选项的字母序号。
A 称取草酸晶体时,将草酸晶体放在托盘天平右盘
B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 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D 摇匀后,发现溶液液面低于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加水再定容
完成探究,记录数据
实验 编号 | 烧杯中所加试剂及用量 | 控制条件 | 溶液褪 色时间 | |||
溶液 | 等浓度 溶液 | 稀硫酸 | ||||
1 | 30 | 20 | 30 | 20 | 18 | |
2 | 30 | 20 | 30 | 20 | 水浴控制温度 | 15 |
3 | 30 | 20 | 30 | 20 | 加入少量固体 | |
4 | 30 | 20 | x | 20 | 加入5mL 溶液 | 18 |
则______,假设______成立。
由于能氧化水中有机物等因素,配置好稳定的溶液,其浓度需标定.取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稀硫酸,用中溶液滴定至锥形瓶中恰好呈浅紫色,且半分钟不褪色,记录数据,平行三次实验,平均消耗溶液,则草酸溶液与酸性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上述实验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题目】课本里介绍的合成氨技术叫哈伯法,是德国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伯发明的。其合成原理为:N2(g)+3H2(g)2NH3(g) △H<0,△S<0。
(1)下列关于工业合成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
A.因为△H<0,所以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B.因为△S<0,所以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在高温下进行是为了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D.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是因为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的反应,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v(N2)正=3 v(H2)逆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工业上合成氨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请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在流程中及时分离出氨气和循环使用气体的原因___。
(4)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H2物质的量)。
①图象中T2和T1的关系是:T2__T1(填“>,<或=”)
②a、b、c、d四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 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填字母)。
(5)恒温下,往一个4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5.2molH2和2molN2,反应过程中对NH3的浓度进行检测,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c(NH3)/mol·L-1 | 0.08 | 0.14 | 0.18 | 0.20 | 0.20 | 0.20 |
①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
②若维持容器体积不变,温度不变,往原平衡体系中加入H2、N2和NH3各4mol,化学平衡将向___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
③N2(g)+3H2(g)2NH3(g) △H=-92kJ/mol。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一定量的H2发生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8.4kJ,容器内的压强变为原来的90%,则起始时充入的H2的物质的量为__mol。
(6)已知:
N2(g)+O2(g)=2NO(g) ΔH=+181kJ/mol
2H2(g)+O2(g)=2H2O(g) ΔH=-484kJ/mol
写出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