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用酒精清洗沾在皮肤上的少量苯酚 | B. | 用灼烧的方法检验羊毛线和棉线 | ||
C. | 银镜反应后的试管用稀硝酸清洗 | D. | 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甲苯 |
2.如图是某含C、H、O、N四种元素的有机分子的球棍模型.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其结构简式为:CH3CH(NH2)COOH | |
B. | 该有机物含有两种官能团 | |
C. | 该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7个吸收峰 | |
D. | 该有机物能跟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 |
1.100mL浓度为2mol•L-1的硫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 加入适量的18.4mol/L的硫酸 | B. | 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 | ||
C. | 加入适量蒸馏水 | D. | 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溶液 |
20.已知A、B、C、D、E、G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原子的L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D与E同主族,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G3+离子M层3d轨道电子为半满状态.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G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64s2,G位于周期表d区;画出B基态原子外围电子的电子排布图.
(2)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N;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N<O.(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3)G和Mn(质子数为25)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请回答:
①Mn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2,核外电子有25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占据7种不同能量的原子轨道.
②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G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合理的解释是?Mn2+的3d轨道电子排布为半满状态较稳定,而Fe2+再失去一个电子形成Fe3+的3d轨道电子排布为半满状态较稳定?.
(1)写出G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64s2,G位于周期表d区;画出B基态原子外围电子的电子排布图.
(2)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N;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N<O.(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3)G和Mn(质子数为25)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素 | Mn | G | |
电离能(kJ/mol) | I1 | 717 | 759 |
I2 | 1509 | 1561 | |
I3 | 3248 | 2957 |
①Mn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2,核外电子有25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占据7种不同能量的原子轨道.
②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G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合理的解释是?Mn2+的3d轨道电子排布为半满状态较稳定,而Fe2+再失去一个电子形成Fe3+的3d轨道电子排布为半满状态较稳定?.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 |
B. | 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 |
C. | 蜂、蚁蛰咬处涂抹稀氨水可止痒解痛未涉及化学变化 | |
D. | 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氧化反应 |
18.20mL由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和足量的O2完全燃烧生成了50mL H2O(g)和40mL CO2 (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混合物的组成和体积比正确的是( )
A. | C2H4、C2H6(3:1) | B. | CH4、C3H6 (1:1) | C. | C2H2、C2H4(3:2) | D. | C2H6、C3H8(1:2) |
17.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 )
A. | B. | C. | D. | HC≡CCH=CHC≡CH |
16.下列物质中属于酯类的是( )
0 172060 172068 172074 172078 172084 172086 172090 172096 172098 172104 172110 172114 172116 172120 172126 172128 172134 172138 172140 172144 172146 172150 172152 172154 172155 172156 172158 172159 172160 172162 172164 172168 172170 172174 172176 172180 172186 172188 172194 172198 172200 172204 172210 172216 172218 172224 172228 172230 172236 172240 172246 172254 203614
A. | 石蜡油 | B. | 甘油 | C. | 酚醛树脂 | D. | 花生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