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将含O2 和CH4的混合气体充入有23.4gNa2O2的密闭容器中,电火花点燃,反应结束后,容器内于150℃时压强约为0.将残留物溶于水,无气体逸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混合气体中 O2 和CH4 体积比为2:1 | |
B. | 原混合气体中 O2 和CH4 体积比为1:1 | |
C. | 残留固体中只有Na2CO3 | |
D. | 残留固体中只有Na2CO3 和NaOH |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25℃时,1L 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的H+数为0.1NA | |
B. | 常温常压下,30g葡萄糖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 |
C. | 0.1mol/L的AlCl3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0.3NA | |
D. | 16 g甲烷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2NA |
3.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A+3B?2C(g),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若正反应方向△H<0,则T1>T2 | |
B. | 压强增大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 |
C. | B一定为气体 | |
D. | A一定为气体 |
2.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产生气体总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欲使溶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 )
A. | 0.15 mol CuO | B. | 0.1 mol CuCO3 | ||
C. | 0.075mol Cu(OH)2 | D. | 0.05 mol Cu2(OH)2CO3 |
1.《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分析.以下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①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能自发进行; ②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储存”起来;
③原电池工作时所发生的反应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 ④加热时,放热反应的v(正)会减小;
⑤盐类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⑥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无关.
①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能自发进行; ②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储存”起来;
③原电池工作时所发生的反应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 ④加热时,放热反应的v(正)会减小;
⑤盐类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⑥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无关.
A. | ①②④⑤⑥ | B. | ①④⑤⑥ | C. | ②③⑤⑥ | D. | ①②④⑤ |
19.设反应A═D+E△H-T△S=(-4500+11T ) J•mol-1,要防止反应发生,温度必须( )
A. | 高于409 K | B. | 低于136 K | ||
C. | 高于136 K而低于409 K | D. | 低于409 K |
18.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
反应时间/min | n(CO)/mol | n(H2O)/mol |
0 | 1.20 | 0.60 |
t1 | 0.80 | |
t2 | 0.20 |
A. | 反应在t1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frac{0.40}{{t}_{1}}$ mol•L-1•min-1 | |
B.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 mol CO和1.20 mol H2O,达到平衡时n(CO2)=0.40 mol | |
C.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不变,H2O的体积分数不变 | |
D. | 温度升高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17.已知一种0.1mol•L-1的一元酸和一种0.1mol•L-1的一元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
A. | 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 B. | 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 ||
C. | 等pH值的强酸和弱碱溶液反应 | D. | 生成一种强酸弱碱盐 |
16.用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了加快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下列措施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0 171404 171412 171418 171422 171428 171430 171434 171440 171442 171448 171454 171458 171460 171464 171470 171472 171478 171482 171484 171488 171490 171494 171496 171498 171499 171500 171502 171503 171504 171506 171508 171512 171514 171518 171520 171524 171530 171532 171538 171542 171544 171548 171554 171560 171562 171568 171572 171574 171580 171584 171590 171598 203614
A. | 加入蒸馏水 | B. | 加热 | C. | 加入NaHSO4固体 | D. | 加入浓盐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