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利用废铝箔(主要成分为Al、少量的Fe、Si等)既可制取有机合成催化剂AlBr3又可制取净水剂硫酸铝晶体[A12(SO43•18H2O].
实验室制取无色的无水AlBr3(熔点:97.5℃,沸点:263.3~265℃)可用如图所示装置,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l.将铝箔剪碎,用CCl4浸泡片刻,干燥,然后投入到烧瓶6中.
步骤2.从导管口7导入氮气,同时打开导管口l和4放空,一段时间后关闭导管口7和1;导管口4接装有五氧化二磷的干燥管.
步骤3.从滴液漏斗滴入一定量的液溴于烧瓶6中,并保证烧瓶6中铝过剩.
步骤4.加热烧瓶6,回流一定时间.
步骤5.将氮气的流动方向改为从导管口4到导管口l.将装有五氧化二磷的干燥管与导管口1连接,将烧瓶6加热至270℃左右,使溴化铝蒸馏进入收集器2.
步骤6.蒸馏完毕时,在继续通入氮气的情况下,将收集器2从3处拆下,并立即封闭3处.
(1)步骤l中,铝箔用CCl4浸泡的目的是除去铝箔表面的油脂等有机物.
(2)步骤2操作中,通氮气的目的是排出装置中含有水蒸气的空气.
(3)步骤3中,该实验要保证烧瓶中铝箔过剩,其目的是保证溴完全反应,防止溴过量混入溴化铝中.
(4)铝与液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Br2=2AlBr3
(5)步骤4依据何种现象判断可以停止回流操作当5的管中回流液呈无色或烧瓶6中物质呈无色.
(6)步骤5需打开导管口l和4,并从4通入N2的目的是将溴化铝蒸汽导入装置2中并冷凝得到溴化铝.
2.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情况及某些产物的性质.
(Ⅰ)甲、乙两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取一定量的铜片和20mL 18mol/L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至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同时根据所学的知识认为还有较多硫酸剩余.
(1)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可以证明有余酸的实验方案是ad(填字母).
a.再加入适量NaNO3固体   b.再滴入BaCl2溶液    c.再加入银    d.再滴入Na2CO3溶液
(2)甲同学设计求余酸浓度的实验方案是测定产生气体的量.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ac(填字母).
a.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
b.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c.用排水法测定其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
d.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出其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
(3)乙同学设计测定余酸浓度的实验方案是:测定反应后的混合液中Cu2+的量.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Na2S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W g,测得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V mL.则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0.36-\frac{W}{48}}{V{×10}^{-3}}$mol/L(用含W、V的代数式表示).
(Ⅱ)丙同学探究SO2与BaCl2溶液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
丙同学先将产生的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HSO3溶液的洗气瓶,再缓缓通入BaCl2溶液中,观察到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检验白色沉淀,发现沉淀全部不溶于稀盐酸,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还原性性.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解释生成此沉淀的原因2Ba2++2SO2+O2+2H2O═2BaSO4↓+4H+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设计了图1、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能说明有SO2气体产生的实验现象是B中品红溶液褪色.
(2)图2中导气管e的主要作用为停止加热时,能防止倒吸或平衡压强.
(3)上述装置中图2中的NaOH溶液能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如将其更换为酸性KMnO4溶液,同样可以达到目的,试写出酸性KMnO4溶液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
(4)对比两套实验装置,不难发现图2装置除了能更好的吸收有毒气体SO2防止其污染环境外,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点,你认为是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5)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待冷却后用胶头滴管吸取A试管中的溶液滴入到适量水中作为试样,试样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成分有以下三种可能:Ⅰ:只含有Fe3+;Ⅱ:只含有Fe2+;Ⅲ:既有Fe3+又有Fe2+
为确认溶液的成分,选用如下试剂:
A.稀HCl溶液      B.稀硫酸      C.KSCN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E.NaOH溶液     F.H2O2溶液
试完成下列相关的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取一支洁净的试管,滴加1-2mL的试样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
 
(1)如果没有观察到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则说明Ⅱ成立.
(2)如果观察到溶液颜色转化为红色,则说明溶液中存在Fe3+,则Ⅰ或Ⅲ成立.
2、
另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1-2mL试样溶液,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如果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溶液的紫红色褪色,则说明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说明Ⅲ成立;如果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溶液紫红色不褪,则说明溶液中没有亚铁离子,说明Ⅰ成立.
 0  167976  167984  167990  167994  168000  168002  168006  168012  168014  168020  168026  168030  168032  168036  168042  168044  168050  168054  168056  168060  168062  168066  168068  168070  168071  168072  168074  168075  168076  168078  168080  168084  168086  168090  168092  168096  168102  168104  168110  168114  168116  168120  168126  168132  168134  168140  168144  168146  168152  168156  168162  168170  20361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