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目 的 | 操作或现象 |
A | 制备无水FeCl3 | 将FeCl3溶液加热蒸干 |
B | 除去KNO3中少量NaCl |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
C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向碳酸钠溶液中加盐酸产生气体,将气体先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再通入硅酸钠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 |
D | 测定NaCl中混有Na2CO3的量 | 取一定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将产生的气体直接用足量碱石灰吸收,测得其增重,便可求得原样品中Na2CO3的量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7.氮的固定是几百年来科学家一直研究的课题.
(1)下表列举了不同温度下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部分K值.
①分析数据可知:大气固氮反应属于吸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分析数据可知:人类不适合大规模模拟大气固氮的原因K值小,正向进行的程度小(或转化率低),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③从平衡视角考虑,工业固氮应该选择常温条件,但实际工业生产却选择500℃左右的高温,解释其原因从反应速率角度考虑,高温更好,但从催化剂活性等综合因素考虑选择500℃左右合适.
(2)工业固氮反应中,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定N2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р1、р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下图所示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填“A”或“B”);比较р1、р2的大小关系р2>р1.
(3)20世纪末,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用吸附在它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做电极,实现高温常压下的电化学合成氨,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其实验简图如C所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N2+6e-+6H+=2NH3.
(4)近年,又有科学家提出在常温、常压、催化剂等条件下合成氨气的新思路,反应原理为:2N2(g)+6H2O?4NH3(g)+3O2(g),则其反应热△H=+1530 kJ•mol-1.
(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1,2H2(g)+O2(g)?2H2O(l)△H=-571.6kJ•mol-1)
(1)下表列举了不同温度下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部分K值.
反应 | 大气固氮 N2(g)+O2(g)?2NO(g) | 工业固氮 N2(g)+3H2(g)?2NH3(g) | |||
温度/℃ | 27 | 2000 | 25 | 400 | 450 |
K | 3.84×10-31 | 0.1 | 5×108 | 0.507 | 0.152 |
②分析数据可知:人类不适合大规模模拟大气固氮的原因K值小,正向进行的程度小(或转化率低),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③从平衡视角考虑,工业固氮应该选择常温条件,但实际工业生产却选择500℃左右的高温,解释其原因从反应速率角度考虑,高温更好,但从催化剂活性等综合因素考虑选择500℃左右合适.
(2)工业固氮反应中,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定N2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р1、р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下图所示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填“A”或“B”);比较р1、р2的大小关系р2>р1.
(3)20世纪末,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用吸附在它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做电极,实现高温常压下的电化学合成氨,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其实验简图如C所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N2+6e-+6H+=2NH3.
(4)近年,又有科学家提出在常温、常压、催化剂等条件下合成氨气的新思路,反应原理为:2N2(g)+6H2O?4NH3(g)+3O2(g),则其反应热△H=+1530 kJ•mol-1.
(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1,2H2(g)+O2(g)?2H2O(l)△H=-571.6kJ•mol-1)
5.用如图所示装置检验对应气体时,不能达到目的是( )
生成的气体 | 试剂X | 试剂Y | |
A | 电石与水反应制取的乙炔 | CuSO4溶液 | Br2的CCl4溶液 |
B | 木炭与浓H2SO4加热制取的二氧化碳 | 饱和NaHCO3溶液 | 澄清石灰水 |
C |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制取的乙烯 | 水 | KMnO4酸性溶液 |
D | 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制取的乙烯 | NaOH溶液 | Br2的CCl4溶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4.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用氯气从海水中提溴的关键反应是:Cl2+2Br-═2Cl-+Br2 | |
B. | 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 | |
C. | 海水中的Na+、Cl-结晶成NaCl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 | |
D. | 从海水中可以得到氯化镁,再经过电解可制金属镁 |
3.下列有关物质水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淀粉、纤维素最终水解产物均为单糖 | |
B. | 蛋白质最终水解产物是多肽 | |
C. | 蔗糖、麦芽糖水解产物相同 | |
D. | 酯在强碱作用下水解生成对应的酸和醇 |
2.下列归类中,正确的是( )
A. | Fe、Si--主族元素 | B. | Na2O2--碱性氧化物 | ||
C. | 阿司匹林--抗酸药 | D. | 醋--调味剂和防腐剂 |
20.X、Y、Z、M、Q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结构或性质信息如下表
(1)Q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64s2.
(2)比较Y元素与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N>O;X和Z形成的化合物XZ2为一种液体溶剂,其分子中的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1:1.
(3)写出实验室制备M单质的离子方程式MnO2+2Cl-+4H+$\frac{\underline{\;\;△\;\;}}{\;}$Cl2↑+Mn2++2H2O.
(4)M的气态氢化物和氟化氢相比(写化学式)
稳定性强的是HF,其原因是因为元素非金属性F>Cl,所以HF稳定;
沸点高的是HF,其原因是因为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所以HF沸点高.
元素 | 结构或性质信息 |
X | 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
Y | 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npn+1 |
Z | 非金属元素,其单质为固体,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M | 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基态原子的M层上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 |
Q | 其与X形成的合金为目前用量最多的金属材料 |
(2)比较Y元素与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N>O;X和Z形成的化合物XZ2为一种液体溶剂,其分子中的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1:1.
(3)写出实验室制备M单质的离子方程式MnO2+2Cl-+4H+$\frac{\underline{\;\;△\;\;}}{\;}$Cl2↑+Mn2++2H2O.
(4)M的气态氢化物和氟化氢相比(写化学式)
稳定性强的是HF,其原因是因为元素非金属性F>Cl,所以HF稳定;
沸点高的是HF,其原因是因为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所以HF沸点高.
19.为了避免NO、NO2、N2O4对大气的污染,常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处理(反应方程式:2NO2+2NaOH=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现有由a mol NO、b molNO2、c mol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恰好被VL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无气体剩余),则此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0 166853 166861 166867 166871 166877 166879 166883 166889 166891 166897 166903 166907 166909 166913 166919 166921 166927 166931 166933 166937 166939 166943 166945 166947 166948 166949 166951 166952 166953 166955 166957 166961 166963 166967 166969 166973 166979 166981 166987 166991 166993 166997 167003 167009 167011 167017 167021 167023 167029 167033 167039 167047 203614
A. | $\frac{a+b+c}{V}$molgL-1 | B. | $\frac{a+b+2c}{V}$molgL-1 | C. | $\frac{2a+b+c}{V}$molgL-1 | D. | $\frac{b+2c}{V}$molg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