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下列操作或仪器选用不正确的是( )A. | 石油蒸馏 | B. | 检验Fe3+ | C. | 制备氨气 | D. | 中和滴定 |
分析 A.蒸馏测定馏分的温度,冷水下进上出;
B.铁离子与KSCN溶液结合生成络离子,溶液为血红色;
C.浓氨水与CaO混合,为固体与液体制取氨气的原理;
D.图中为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溶液.
解答 解:A.蒸馏测定馏分的温度,冷水下进上出,则图中蒸馏装置合理,故A正确;
B.铁离子与KSCN溶液结合生成络离子,溶液为血红色,则图中检验铁离子的实验装置合理,故B正确;
C.浓氨水与CaO混合,为固体与液体制取氨气的原理,CaO与水反应放热且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使NH3+H2O?NH3•H2O?NH4++OH-平衡逆向移动,氨气逸出,故C正确;
D.图中为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溶液,应利用碱式滴定管盛放NaOH溶液,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装置、离子检验、气体制备、中和滴定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实验装置的作用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5.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 | X | Y | Z | W |
原子半径/pm | 186 | 143 | 75 | 71 |
主要化合价 | +1 | +3 | +5、+3、-3 | -1 |
A. | X、Y元素的金属性X<Y | |
B. | Z的气态氢化物比W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 |
C. |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 |
D. | 四种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Z3->W->X+>Y3+ |
2.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中正确的是( )
A. | 萃取碘水中碘 | B. | 收集氢气 | C. | 稀释浓硫酸 | D. | 向试管中加液体 |
12.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基态原子的4S能级中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共有4种 | |
B. | ${\;}_{17}^{35}$Cl与${\;}_{17}^{37}$Cl得电子能力不相同 | |
C. | Cl-、S2-、Na+、K+半径逐渐减小 | |
D. | 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 |
19.二氧化锆是重要的耐高温材料、陶瓷绝缘材料.以锆英砂(主要成分为ZrSiO4,还含有少量的Fe203、Al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二氧化锆(ZrO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ZrO2能与烧碱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Na2ZrO3,Na2ZrO3与酸反应生成ZrO2+.
②部分离子在实验条件下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1)经熔融后,锆英砂中Zr元素以Na2ZrO3(写化学式)形式存在.
(2)写出酸浸时生成Al3+、Fe3+的离子方程式Fe2O3+6H+=Fe3++3H2O,AlO2-+4H+=Al3++2H2O.
(3)滤渣Ⅰ的主要成分的名称为硅酸.
(4)向过滤Ⅱ所得滤液中加氨水调pH=b,则b的范围是5.2~6.2.
(5)向过滤Ⅲ所得的滤液中加入CaCO3粉末并加热,可得到CO2和另一种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H4++CaCO3=Ca2++2NH3↑+CO2↑+H2O.
(6)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在熔融电解质中,O2-向负(填“正”或“负”)极移动.负极电极反应为:C4H10-26e-+13O2-=4CO2+5H2O.
已知:①ZrO2能与烧碱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Na2ZrO3,Na2ZrO3与酸反应生成ZrO2+.
②部分离子在实验条件下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离子 | Fe3+ | Al3+ | ZrO2+ |
开始沉淀时pH | 1.9 | 3.3 | 6.2 |
完全沉淀时pH | 3.2 | 5.2 | 8.0 |
(2)写出酸浸时生成Al3+、Fe3+的离子方程式Fe2O3+6H+=Fe3++3H2O,AlO2-+4H+=Al3++2H2O.
(3)滤渣Ⅰ的主要成分的名称为硅酸.
(4)向过滤Ⅱ所得滤液中加氨水调pH=b,则b的范围是5.2~6.2.
(5)向过滤Ⅲ所得的滤液中加入CaCO3粉末并加热,可得到CO2和另一种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H4++CaCO3=Ca2++2NH3↑+CO2↑+H2O.
(6)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在熔融电解质中,O2-向负(填“正”或“负”)极移动.负极电极反应为:C4H10-26e-+13O2-=4CO2+5H2O.
16.可逆反应2A+B?2C(g)△H<O,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随T(℃)变化容器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overline{M}$r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A和B可能都是固体 | |
B. | A和B一定都是气体 | |
C. | A和B可能都是气体 | |
D. | 随温度的升高,容器中的压强一定在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