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关于如图不正确的说法是( )A. | 此种堆积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 |
B. | 该种堆积方式称为铜型 | |
C. | 该种堆积方式可用符号…ABCABC…表示 | |
D. | 该种堆积方式所形成晶胞中原子的空间占有率为68% |
分析 该图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即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里以密置层采取ABCABC…堆积,铜的单质中按ABCABC…方式堆积,空间利用率为74%,据此分析.
解答 解:A.该图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故A正确;
B.该图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即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里以密置层采取ABCABC…堆积,铜的单质中按ABCABC…方式堆积,故B正确;
C.该图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即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里以密置层采取ABCABC…堆积,故C正确;
D.该图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即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里以密置层采取ABCABC…堆积,空间利用率为74%,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晶体结构的堆积模型,难度不大,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6.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K+、Ba2+、A13+、Mg2+、AlO2-、CO32-、SiO32-、Cl-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无沉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加入5mL0.2mol•L-1盐酸,发生的现象是: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
③在上述②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43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②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加入5mL0.2mol•L-1盐酸,发生的现象是: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
③在上述②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43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溶液中一定不含Ba2+、Mg2+、A13+、SiO32-、Cl- | |
B.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K+、AlO2-、CO32-、Cl- | |
C. | 该溶液是否有K+需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 | |
D. | 可能含有Cl- |
7.将0.2mol/L的醋酸钠溶液10mL与0.1mol/L盐酸10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 c(Na+)+c(H+)=c(Ac-)+c(Cl-)+c(OH-) | B. | c(HAc)>c(Cl-)>c(Ac-)>c(H+) | ||
C. | c(Ac-)>c(Cl-)>c(HAc)>c(H+) | D. | c(Ac-)=c(Cl-)=c(HAc)>c(H+) |
4.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烯和 2-甲基-2-戊烯无论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后生成 CO2的质量就一定 | |
B. | 乙烯和环丁烷(C4H8)分子间相差两个CH2原子团,故它们互为同系物 | |
C. | 1 mol 乙烯与 Cl2完全加成后再与 Cl2发生最大程度的取代,两个过程共需 Cl26mol | |
D. | 以乙烯为原料制备的聚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11.瑞典皇家科学院2001年10月10日宣布,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手性碳原子的催化氢化、氧化反应”研究领域作出贡献的美、日三位科学家.下列分子中不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
A. | B. | C. | CH3CH2OH | D. |
1.苯酚钠水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最多的是( )
A. | C6H5O- | B. | Na+ | C. | H+ | D. | OH- |
8.100mL浓度为2mol/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 加入适量的6mol/L的盐酸 | B. | 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 ||
C. | 加入适量蒸馏水 | D. | 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
5.下列除杂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
A. | 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可以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 | |
B. |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通过洗气的方法,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 |
C. | 用苯,通过分液的方法,可以除去溴苯中的溴 | |
D. | 用氢氧化钠溶液,通过分液的方法,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
11.有aXn+和bYm-两种元素的简单离子,若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X与Y处于同一周期 | B. | 原子序数:a<b | ||
C. | a-b=m+n | D. | 离子半径:Xn+>Y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