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某同学弄清氨的喷泉实验原理后有了一个创新的设计:如果改换烧瓶内的气体和胶头滴管与烧杯中的液体,也能做成喷泉实验.下列各组中的气体和液体不符合该学生设计的一组是( )A. | HCl和水 | B. | CO2和NaOH溶液 | C. | NO和水 | D. | Cl2和NaOH溶液 |
分析 要形成喷泉,必须满足则烧瓶内的气体应溶于溶液或与溶液发生反应,烧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导致烧瓶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
A、氯化氢极易溶于水;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NO不溶于水,难与水反应;
D、氯气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解答 解:A.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而导致烧瓶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可形成喷泉,故A不选;
B.二氧化碳和NaOH反应而导致烧瓶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可形成喷泉,故B不选;
C.NO难溶于水,也难与水反应,不能形成喷泉,故C选;
D.氯气和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导致烧瓶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可形成喷泉,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喷泉实验形成条件的探究,侧重于物质的性质的考查,注意把握喷泉实验形成原理,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淀粉中加碘水后变蓝 | |
B. |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 |
C. | 蛋白质水解能得到氨基酸 | |
D. | 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
19.有一澄清透明的溶液可能含有H+、AlO2-、CO32-、Cl-、NO3-、Ag+、Fe3+、Fe2+、Al3+、NH4+十种离子中的几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1mol•L-1 NaOH溶液,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随后又逐渐减少,整个过程始终无气体放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可能含有Ag+、Al3+、NH4+ | B. | 一定不含Cl-,可能含有NO3- | ||
C. | 一定不含NH4+、AlO2-、CO32- | D. | 可能含有Fe3+,一定不含Fe2+ |
16.在一定条件下,对于A2(g)+3B2(g)?2AB3(g)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 | v(A2)=0.8mol•L-1•s-1 | B. | v(A2)=60mol•L-1•min-1 | ||
C. | v(AB3)=1.0mol•L-1•s-1 | D. | v(B2)=1.2mol•L-1•s-1 |
3.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
A. | 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10 mL 0.05 mol•L-1 Ba(OH)2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 |
B. | 图②表示充有NO2的恒温密闭容器在t时刻增大压强时,c(NO2)随时间的变化 | |
C. | 图③中曲线表示反应N2 (g)+3 H2(g)═2NH3(g)△H<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 |
D. | 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H<0使用(a)和未使用(b)催化剂时,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13.若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M的单质与水反应时,水作还原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Y | X | M | ||
Z | W |
A. | 最低价离子半径Y、X、M依次减小 | |
B. | 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 |
C. | 工业上通过电解Z的氯化物来冶炼Z单质 | |
D. | Y、W、X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
17.从海水中提取镁,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试剂A为石灰乳,价格低廉,可来自贝壳 | |
B. | 操作Ⅰ中加入的试剂为盐酸 | |
C. | 以上提取镁的过程中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
D. | 操作Ⅱ的条件为电解 |
18.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eCl2可通过化合反应一步制得 | |
B. | 不能用稀盐酸区别二氧化锰、氧化铜、还原铁粉三种黑色粉末 | |
C. | 采用将MgSO4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不能制备MgSO4固体 | |
D. | 可通过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Mg,故也可通过电解熔融的AlCl3来制取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