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请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Na、Mg、Al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填元素符号),Fe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___。
(2)下列反应可用于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驶:2Cr2O+3CH3CH2OH+16H++13H2O→4[Cr(H2O)6]3++3CH3COOH
①配合物[Cr(H2O)6]3+中,与Cr3+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填元素符号)。
②1molCH3COOH分子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NA。
③H2O与CH3CH2OH可以任意比例互溶,除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___。
(3)S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在气态时以单分子形式存在,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杂化,其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H2O、H2S、H2Se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___。
(4)将Cu的粉末加入浓氨水中,通入O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5)金属元素X和非金属元素Y生成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X用白球表示,Y用黑球表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
【答案】Mg 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O 7 H2O分子与CH3CH2OH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sp2 平面三角形 H2S<H2Se<H2O 2Cu+8NH3·H2O+O2=2[Cu(NH3)4]2++4OH-+6H2O XY2
【解析】
根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确定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配合物中,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提供给有空轨道的原子形成配位键;根据结构式确定σ键的个数,单键为σ键,双键或三键中只有一个是σ键;氢键的存在对物质的熔沸点和溶解性的影响;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分子的杂化类型和空间构型;利用均摊法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1)Na、Mg、Al在第三周期,价电子排布分别是3s1、3s2、3s23p1,Na最外层一个电子,且半径最大,最易失去一个电子,Mg3s上是全充满状态,Al易失去3p的一个电子,Mg比Al稳定,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Mg,Fe是26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根据构造原理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2)①配合物[Cr(H2O)6]3+中,氧原子有孤对电子,提供给Cr3+,故与Cr3+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O;
②CH3COOH分子结构式为:,则每个分子中含有7个σ键,1molCH3COOH含有σ键的数目为7NA;
③CH3CH2OH分子中含有羟基,羟基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所以H2O与CH3CH2OH可以任意比例互溶,除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H2O分子与CH3CH2OH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3)S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是SO3,氧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接受两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中心原子硫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则硫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价层电子对数是3,即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其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H2O分子间存在氢键,H2S、H2Se无氢键,H2O沸点最高,H2S相对分子质量小于H2Se,则范德华力H2S小于H2Se,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所以H2O、H2S、H2Se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H2S<H2Se<H2O;
(4)将Cu的粉末加入浓氨水中,通入O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蓝色是由于形成的络合离子: [Cu(NH3)4]2+,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u+8NH3·H2O+O2=2[Cu(NH3)4]2++4OH-+6H2O;
(5)根据晶胞图可知,X在晶胞的顶点有8个和面心有6个,Y在晶胞的内部有8个,根据均摊法,则每个晶胞中含有X: 个,Y有8个,X、Y个数比为1:2,所以化学式为XY2。
【题目】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有两处未画出,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_________________。
(3)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 L 1 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5)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 序号 | 起始温度t1/ ℃ | 终止温度t2/ ℃ | |
盐酸 | 氢氧化钠溶液 | 混合溶液 | |
1 | 20.0 | 20.1 | 23.2 |
2 | 20.2 | 20.4 | 23.4 |
3 | 20.5 | 20.6 | 23.6 |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6)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理由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