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氯化溴(BrCl)结构和性质类似Br2、Cl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rCl是离子化合物 | B.Br-Cl键长大于Cl-Cl键长 |
C.BrCl 和Br2中都存在极性键 | D.BrCl和Cl2都是非极性分子 |
B
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离子化合物含有金属元素或铵根离子,故A错误,B选项溴原子半径比氯的大,故Br-Cl键长大于Cl-Cl键长,故B正确。C选项溴单质存在非极性键,故C错误。D选项BrCl是极性分子,故D错误。所以答案选B
考点:考查化学键的相关知识点。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分)根据下列某些短周期元素中元素性质回答问题。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原子半径/10 -10m | 0.37 | 1.86 | 0.74 | 1.43 | 0.77 | 1.10 | 0.99 | 1.52 | 0.75 | 0.71 |
最高价态 | +1 | +1 | | +3 | +4 | +5 | +7 | +1 | +5 | |
最低价态 | -1 | | -2 | | -4 | -3 | -1 | | -3 | -1 |
(2)元素①和⑨形成阳离子 ,其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某元素R的原子半径为1.02×10 -10m ,它与钠形成Na2R2,其电子式是_________(R用元素符号表示)。
(4)元素②和⑦形成晶体的部分结构可用下图中的_________来表示(填序号)。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2f/0/iidg.png)
(5)①、③、⑨可以形成原子个数之比为4:3:2的中学常见无机化合物,该化合的水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做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
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 F.生成淡黄色沉淀 |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
实验内容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实验现象(填A~F) | | | | | | |
(2)实验结论: 。
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氯气的电子式:![]() | 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C.溴化钠的电子式:![]() | 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37 17Cl |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 ![]() | B.![]() ![]() | C.![]() ![]() | D.![]()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 |
B.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 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近的新轨道 |
C.PCl5分子中P原子和Cl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
D.用价层电子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分别为V形和平面正三角形 |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氢键无关的是
A.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
B.NH3易液化 |
C.在相同条件下,H2O的沸点比H2S的沸点高 |
D.HF分子比HCl分子稳定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氢键是一种特殊化学键,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 |
B.在CH3—CHOH—COOH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C原子 |
C.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是因为I2和H2O都是非极性分子 |
D.含氧酸可用通式XOm(OH)n来表示,若n值越大,则含氧酸的酸性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