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氮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研究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有重要的意义.(1)合成氨的原理为:N2(g)+3H2?2NH3△H=-92.4kJ/mol
①将一定量的N2(g)和H2(g)放入1L的密闭容器中,在500℃、2×107Pa下达到平衡,平衡时测得N2为0.1mol,H2为0.3mol,NH3为0.1mol.该条件下H2的转化率为33.3%.
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7(L/mol)2.
②欲提高H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d.
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气
b.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气体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液化生成物分离出氨
(2)在2L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2NO(g)+O2(g)═2NO2(g)△H<0体系中,各成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①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0.0015mol/L•min.
②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c.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c.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3)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2等有毒气体,对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有毒气体相互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4CO(g)+2NO2(g)?4CO2(g)+N2(g)△H=-1 200kJ•mol-1
对于该反应,温度不同(T2>T1)、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图象正确的是乙(填代号).
分析 (1)①根据化学方程式,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进行计算,根据转化率=$\frac{消耗量}{起始量}$×100%,依据平衡常数概念计算得到;
②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有关知识来回答;
(2)①由图象数据可知,由方程式2NO(g)+O2(g)?2NO2(g)可知,平衡时△c(NO):△c(O2):△c(NO2)=2:1:2,为据此判断表示,浓度变化的曲线,分别为b为NO,c为O2,aNO2,由图中数据可知2s内,O2的浓度变化量为0.005mol/L-0.002mol/L=0.003mol/L,根据v=$\frac{△c}{△t}$计算v(O2);
②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③根据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与平衡的移动分析解答;
(3)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以及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来判断即可,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来确定化学反应达平衡用到的时间,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来确定化学平衡中各个量的变化情况.
解答 解:(1)根据化学方程式和三段式列式计算:
N2(g)+3H2(g)?2NH3(g)
初始浓度; 0.6 0.45 0
变化浓度:0.5 0.15 0.1
平衡浓度:0.1 0.3 0.1
该条件下H2的转化率=$\frac{0.15mol/L}{0.45mol/L}$×100%≈33.3%,
平衡常数K=$\frac{c{\;}^{2}(NH{\;}_{3})}{c(N{\;}_{2})c{\;}^{3}(H{\;}_{2})}$=$\frac{0.1{\;}^{2}}{0.1×0.3{\;}^{3}}$=3.7(L/mol)2
故答案为:33.3%;3.7(L/mol)2;
③根据化学平衡:N2(g)+3H2(g)?2NH3(g),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欲提高 H2的转化率,平衡正向进行;
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气,则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氢气的转化率增大,故a正确;
b.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气体,则各组分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氢气的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的移动,氢气的转化率不变,故c错误;
d.液化生成物分离出氨,平衡向右移动,氢气的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
故选ad.
(2)①由图象数据可知,由方程式2NO(g)+O2(g)?2NO2(g)可知,平衡时△c(NO):△c(O2):△c(NO2)=2:1:2,为据此判断表示,浓度变化的曲线,分别为b为NO,c为O2,aNO2,由图中数据可知2s内,O2的浓度变化量为0.005mol/L-0.002mol/L=0.003mol/L,根据v=$\frac{△c}{△t}$计算v(O2)=$\frac{0.003mol/L}{2L}$=0.0015mol/L•min;
故答案为:0.0015mol/L•min;
②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
a.未指明正逆速率,若都为同一方向速率,始终都存在v(NO2)=2v(O2)关系,故不能说明到达平衡,若为不同方向的速率,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到达平衡,故a错误;
b.随反应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增减小,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到达平衡,故b正确;
c.不同物质表示的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到达平衡,故v逆(NO)=2v正(O2),说明到达平衡,故c正确;
d.反应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密度始终不变,故容器内物质的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d错误;
故选bc;
③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依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判断;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但反应速率降低,故a错误;
b.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b错误;
c.增大O2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正确;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3)甲: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会迅速增大,会离开原来的速率点,故甲错误;
乙: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会迅速增大,所以T2时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并且化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氮的转化率减小,故乙正确;
丙:对于反应:4CO(g)+2NO2(g)?4CO2(g)+N2(g),T不变,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会减小,故丙错误.
故答案为:乙.
点评 本题考查平衡常数即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平衡的元素与平衡状态的判断等,难度中等,注意平衡状态判断选择判断的物理量,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属于综合的考查,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解题关键.
A. | 浓H2SO4和浓HCl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浓度均减小 | |
B. | SO2和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 |
C. | 浓H2SO4和稀硫酸与锌反应均生成气体 | |
D. | 浓H2SO4、浓HNO3均可以用铁制容器贮存 |
A. | 1 mol N2(g)和3 mol H2(g)的能量之和高于2 mol NH3 (g)的能量 | |
B. | 形成2 mol NH3(g)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 mol N2 (g) 和3 mol H2 (g) 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 |
C. | 加入催化剂是为了加大反应速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 |
D. | 将1 mol N2(g)和3 mol H2(g)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92.2 kJ 的热量 |
A. |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 |
B. | 从海水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 |
C. | 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 |
D. | 葡萄糖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
A. | 离子交换膜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如氯碱工业使用了阴离子交换膜 | |
B. | 向煤中加入适量CaSO4,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 | |
C. | “低碳生活”倡导生活中尽量减少耗能,从而减少CO2排放 | |
D. | 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故铝制容器可用来腌制咸菜等 |
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物质名称 | 葡萄糖酸钙 | 葡萄糖酸 | 溴化钙 | 氯化钙 |
水中的溶解性 | 可溶于冷水 易溶于热水 | 可溶 | 易溶 | 易溶 |
乙醇中的溶解性 | 微溶 | 微溶 | 可溶 | 可溶 |
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①步中溴水氧化葡萄糖时,下列装置最适合的是B.
制备葡萄糖酸钙的过程中,葡萄糖的氧化也可用其它试剂,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C.
A.新制Cu(OH)2悬浊液 B.酸性KMnO4溶液
C.O2/葡萄糖氧化酶 D.[Ag(NH3)2]OH溶液
(2)第②步充分反应后CaCO3固体需有剩余,其目的是提高葡萄糖酸的转化率,便于后续分离;本实验中不宜用CaCl2替代CaCO3,理由是氯化钙难以与葡萄糖酸直接反应生成葡萄糖酸钙沉淀.
(3)第③步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葡萄糖酸钙冷却后结晶析出,如不趁热过滤会损失产品.
(4)第④步加入乙醇的作用是可降低葡萄糖酸钙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有利于葡萄糖酸钙析出.
(5)第⑥步中,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D.
A.冷水 B.热水 C.乙醇 D.乙醇-水混合溶液.
A. | NaOH+HCl=NaCl+H2O | |
B. | Zn+2HCl=ZnCl2+H2 | |
C. | BaCO3+2HCl=BaCl2+H2O+CO2↑ | |
D. | 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
A. | 单质碘 | B. | 氯化镁 | C. | 溴化钾 | D. | 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