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因为SiO2是H2SiO3的酸酐,故SiO2溶于水得H2SiO3 | |
B. | CO2通入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中可以得到硅酸沉淀 | |
C. | 因为高温时发生反应:Na2CO3+SiO2$\frac{\underline{\;高温\;}}{\;}$Na2SiO3+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 |
D. | 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
分析 A.二氧化硅不溶于水;
B.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依据强酸制取弱酸分析解答;
C.比较酸的酸性强弱应在常温下的水溶液中进行;
D.二氧化硅常温下能够与氢氟酸反应.
解答 解:A.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故A错误;
B.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CO2通入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硅酸沉淀,故B正确;
C.高温下SiO2能与Na2CO3固体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不是在常温下进行,且不是在水溶液中进行,不能说明硅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故C错误;
D.二氧化硅常温下能够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硅及其化合物,熟悉二氧化硅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7.工业上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可用如下反应:CH4(g)+2NO2(g)═N2(g)+CO2(g)+2H2O(g)△H=akJ/mol.在温度T1和T2时,分别将0.50mol CH4和1.2mol NO2充入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n(N2)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 时间/min n/mol | 0 | 10 | 20 | 40 | 50 |
T1 | n(N2) | 0 | 0.20 | 0.35 | 0.40 | 0.40 |
T2 | n(N2) | 0 | 0.25 | … | 0.30 | 0.30 |
A. | T1温度下,CH4的平衡转化率为50% | |
B. | T1<T2 | |
C. | a<0 | |
D. | 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T1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
1.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1molCl2与足量 Fe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3NA | |
B. | 在常温常压下,1.7g NH3含有的原子数为 0.4NA | |
C. | 标准状况下,11.2 L 水中含有的原子数是 1.5NA | |
D. | 0.2 mol?L-1 的 Na2SO4溶液中含 Na+数目为 0.4NA |
18.如图图示对应的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5.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已知:
(1)制备粗品
将12.5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l 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
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冷凝.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使环己烯液化,减少挥发.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 置、分层,环己烯在上层,分液后用c (填入编号)洗涤.
a.KMnO4溶液 b.稀H2SO4 c.Na2CO3溶液
②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的质量往往低于理论产量,其可能的原因是c
a.蒸馏时从100℃开始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bc.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
已知:
密度(g/cm3) | 熔点(℃) | 沸点(℃) | 溶解性 | |
环己醇 | 0.96 | 25 | 161 | 能溶于水 |
环己烯 | 0.81 | -103 | 83 | 难溶于水 |
将12.5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l 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
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冷凝.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使环己烯液化,减少挥发.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 置、分层,环己烯在上层,分液后用c (填入编号)洗涤.
a.KMnO4溶液 b.稀H2SO4 c.Na2CO3溶液
②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的质量往往低于理论产量,其可能的原因是c
a.蒸馏时从100℃开始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bc.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
16.下列物质不能溶于Al(OH)3的是( )
A. | 氨水 | B. | 稀硫酸 | C. | 氢氧化钠溶液 | D. | 浓盐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