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基本视角?(1)图中X的电子式为;其水溶液长期在空气中放置容易变浑浊,该变化体现出:S非金属性比O弱 (填“强”或“弱”)?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2)Na2S2O3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钠盐?
①下列物质用于Na2S2O3的制备,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理论上有可能的是bd (填字母序号)?
a.Na2S+S b.Z+S c.Na2SO3+Y d.NaHS+NaHSO3
②已知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研究其反应速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填写字母序号)?
a.可通过测定一段时间内生成SO2的体积,得出该反应的速率
b.可通过比较出现浑浊的时间,研究浓度?温度等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c.可通过Na2S2O3固体与稀硫酸和浓硫酸的反应,研究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3)治理含CO?SO2的烟道气,可以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和无毒的气体?
①已知:CO(g)+$\frac{1}{2}$O2(g)=CO2(g)△H=-283kJ•mol-1
S(s)+O2(g)=SO2(g)△H=-296kJ•mol-1
则治理烟道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SO2 (g)═S(s)+2CO2(g)△H=-270 kJ•mol-1?
②一定条件下,将CO与SO2以体积比为4:1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选项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d (填写字母序号)?
a.v(CO):v(SO2)=2:1
b.平衡常数不变
c.气体密度不变
d.CO2和SO2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测得上述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frac{7}{11}$,则SO2的转化率为60%?
(4)最近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后使空气中的CO2转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甲醇可制作燃料电池?写出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的甲醇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CH3OH-6e-+8OH-=CO32-+6H2O?
(5)某同学用沉淀法测定含有较高浓度CO2的空气中CO2的含量,经查得一些物质在20℃的数据如下表?
溶解度(s)/g | 溶度积(Ksp) | ||
Ca(OH)2 | Ba(OH)2 | CaCO3 | BaCO3 |
0.16 | 3.89 | 2.9×10-9 | 2.6×10-9 |
分析 (1)X为H2S,S最外层6个电子,能够与2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H2S在空气中变浑浊是因为被氧气氧化为S;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2)①Na2S2O3中S为+2价,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反应物中S元素化合价必须分别大于2和小于2;
②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单质硫,溶液变浑浊,反应速率越快,出现浑浊时间越短;
(3)①由信息可知转化为单质S和无毒的气体二氧化碳,利用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可知①×2-②得到2CO(g)+SO2 (g)═S(s)+2CO2(g);
②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利用三段式法得到平衡的各物质浓度,由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frac{7}{11}$计算转化的量,再计算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4)甲醇作燃料电池,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则负极上甲醇失去电子生成碳酸根离子;
(5)由表格数据可知,溶度积相差不大,但溶解度差异大,溶解度大的其浓度大,吸收效果好.
解答 解:(1)X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X为H2S,S最外层6个电子,能够与2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其电子式为;H2S在空气中变浑浊是因为被氧气氧化为S,所以S非金属性比O弱;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故答案为:;弱;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①Na2S2O3中S为+2价,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反应物中S元素化合价必须分别大于2和小于2,a中S化合价都小于2,c中S的化合价都大于2,b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②根据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单质硫,溶液变浑浊,可以判断反应速率快慢,反应速率越快,出现浑浊时间越短,故答案为:b;
(3)①已知:①CO(g)+$\frac{1}{2}$O2(g)=CO2(g)△H=-283kJ•mol-1
②S(s)+O2(g)=SO2(g)△H=-296kJ•mol-1
由盖斯定律可知①×2-②得到2CO(g)+SO2 (g)═S(s)+2CO2(g)△H=-270 kJ•mol-1,
故答案为:2CO(g)+SO2 (g)═S(s)+2CO2(g)△H=-270 kJ•mol-1;
②a.CO和SO2的速率之比始终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其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温度不变平衡常数始终不变,平衡常数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容器体积不变,S为固态,反应正向进行气体体积减小,当气体质量不变时,说明各组分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CO2和SO2的体积比保持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由 2CO(g)+SO2 (g)═S(s)+2CO2(g)
反应前(mol) 4 1 0 0
转化了(mol)2x x x 2x
平衡后(mol)4-2x 1-x x 2x
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frac{7}{11}$,则有$\frac{4-2x}{4-2x+1-x+2x}$=$\frac{7}{11}$,解得x=0.6,
所以SO2的转化率为$\frac{0.6}{1}$×100%=60%,
故答案为:cd;60%;
(4)甲醇燃料电池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则负极上甲醇失去电子生成碳酸根离子,负极反应为CH3OH-6e-+8OH-=CO32-+6H2O,故答案为:CH3OH-6e-+8OH-=CO32-+6H2O;
(5)由表格数据可知,碳酸钙、碳酸钡的溶度积相差不大,但Ca(OH)2、Ba(OH)2溶解度差异大,溶解度大的其浓度大,吸收效果好,则吸收CO2最合适的试剂是Ba(OH)2溶液,故答案为:Ba(OH)2.
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化学平衡计算、盖斯定律应用、电极反应及图象、表格数据分析等,注重高频考点的考查,把握反应原理、信息处理及应用为解答的关键,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中等.
I.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探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表所示的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 | 反应物 | 催化剂 |
① | 10mL 2% H2O2溶液 | 无 |
② | 10mL 5% H2O2溶液 | 无 |
③ | 10mL 5% H2O2溶液 | 1mL 0.1mol•L-1 FeCl3溶液 |
④ | 10mL 5% 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 | 1mL 0.1mol•L-1 FeCl3溶液 |
⑤ | 10mL 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 | 1mL 0.1mol•L-1 FeCl3溶液 |
同学们进行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方法是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在同一热水浴中)(填一种方法即可).
(2)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
分析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碱性环境能增大H2O2分解的速率,酸性环境能减小H2O2分解的速率.
Ⅱ.资料显示,某些金属离子或金属氧化物对H2O2的分解起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某同学通过测定O2的体积来比较H2O2的分解速率快慢,实验时可以通过测量单位时间生成O2的体积或生成单位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来比较.
(2)0.1g MnO2粉末加入50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请解释化学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请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0.11 mol/L(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为探究MnO2在此实验中对H2O2的分解起催化作用,需补做下列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a.MnO2的质量有没有改变;b.MnO2的化学性质有没有改变.
A. | W、X两元素对应的单质发生反应只能得到W2X | |
B. | 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其水溶液一定呈中性 | |
C. | 1 mol Z2X2与足量水反应可得气体11.2 L | |
D. | 四种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存在 |
A. | 通入Cl2后,装置Ⅰ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 |
B. | Cl2与Na2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32-+Cl2+H2O=SO42-+2Cl-+2H+ | |
C. | 通入Cl2后,装置Ⅰ中溶液不褪色 | |
D. | 装置Ⅱ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
A. | 每个四氢大麻酚分子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 | |
B. | 四氢大麻酚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
C. | 1mol四氢大麻酚最多可与1molBr2发生加成反应 | |
D. | 1mol四氢大麻酚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molNaOH |
A. | 可用如下方法除去污水中的Hg2+:FeS(s)+Hg2+(aq)=HgS(s)+Fe2+(aq) | |
B. | 当溶液pCl保持在1,pH在6~8时,汞元素主要以HgCl42-形式存在 | |
C. | HgCl2是一种强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是:HgCl2=HgCl++Cl- | |
D. | 当溶液pH保持在5,pCl由2改变至6时.可使HgCl2转化为Hg(OH)2 |
甲:乙:
丙:
分子式 | C9H8O |
部分性质 | 能使Br2CCl4褪色 |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
甲$→_{Ⅰ}^{一定条件}$$→_{Ⅱ}^{一定条件}$Y$→_{Ⅲ}^{一定条件}$乙
其中反应I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反应II的条件是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为(不需注明反应条件).
(3)由甲出发合成丙的路线之一如图:
(a)下列物质不能与B反应的是bc(选填序号).
a.金属钠 b.FeCl3 c.碳酸钠溶液 d.HBr
(b)丙的结构简式为.
(c)任写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任意一种.
a.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b.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能与$\frac{B{r}_{2}}{CC{l}_{4}}$发生加成反应.
A. | 每个去甲肾上腺素分子中含有3个酚羟基 | |
B. | 每个去甲肾上腺素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 |
C. | 1mol去甲肾上腺素最多能与2molBr2发生取代反应 | |
D. | 去甲肾上腺素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