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或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NH4Cl的电子式:
C.${\;}_{62}^{144}$Sm与${\;}_{62}^{150}$Sm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D.在固态水中,水分子间以氢键结合成排列规整的晶体,在这种晶体中有空隙,造成体积膨胀,密度减小至低于水的密度

分析 A.硫原子的原子结构是核外电子数和核内质子数相等;
B.应标出氯离子周围的电子;
C.同种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
D.在固态水中,水分子间以氢键结合成排列规整的晶体.

解答 解:A.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故A错误;
B.氯化铵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
C.${\;}_{62}^{144}$Sm与${\;}_{62}^{150}$Sm为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故C错误;
D.在固态水中,水分子间以氢键结合成排列规整的晶体,晶体中有空隙,密度减小至低于水的密度,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涉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同位素、氢键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规范答题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4.乙二酸( HOOC-COOH)俗称草酸,易溶于水,电离常数K1=5.4×10-2,K2=5.4×10-5,其盐草酸钙和草酸氢钙均为白色不溶物.无色晶体H2C2O4•2H2O称为草酸晶体,其熔点为101.5℃.草酸晶体失去结晶水得无水草酸,它在157℃升华.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向盛有2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少量乙二酸浓溶液,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O3-+H2C2O4=2H2O+2CO2↑+C2O42-.(碳酸:K1=4.4×10-7
(2)向试管A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二酸溶液,按下图Ⅰ组装好装置,加热3-5min.在装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B中有油状且带有香味的液体产生.B中导管口在液面上而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防止倒吸.写出乙二酸与少量乙醇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已知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stackrel{187℃}{→}$H2O+CO2↑+CO↑
利用图Ⅱ①和图Ⅱ②加热草酸晶体(夹持仪器忽略),以验证草酸受热是否分解.连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的现象是:图Ⅱ①:试管里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图Ⅱ②:试管里澄清石灰水只变浑浊.
能验证草酸受热分解的装置是①(填图Ⅱ中的编号“①”或“②”).
(4)图Ⅱ①中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草酸蒸气,防止生成草酸盐沉淀对CO2的检出造成干扰.
8.电镀厂曾采用有氰电镀工艺,处理有氰电镀的废水时,可在催化剂TiO2作用下,先用NaClO将CN-离子氧化成CNO-,再在酸性条件下继续被NaClO氧化成N2和CO2.环保工作人员在密闭系统中用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量确定CN-被处理的百分率.
将浓缩后含CN-离子的污水与过量NaClO溶液的混合液共200mL(其中CN-的浓度为0.05mol/L)倒入甲中,塞上橡皮塞,一段时间后,打开橡皮塞和活塞,使溶液全部放入乙中,关闭活塞.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N-+ClO-═CNO-+Cl-,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NO-+6ClO-+8H+═N2↑+2CO2↑+3Cl2↑+4H2O.
(2)乙中生成的气体除N2和CO2外,还有HCl及副产物Cl2等.丙中加入的除杂试剂是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除去HCl气体,丁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去除Cl2,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CO2进入戊中影响测定准确度.
(3)戊中盛有含Ca(OH)2 0.02mol的石灰水,若实验中戊中共生成0.82g沉淀,则该实验中测得CN-被处理的百分率等于82%.该测得值与工业实际处理的百分率相比总是偏低,简要说明可能的原因①装置乙、丙、丁中可能滞留有CO2,②CO2产生丁速度较快未与戊中丁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③Cl2、HCl在丙、丁中未吸收完全(三点中任意答两点即可).请提出一个能提高准确度的建议(要有可操作性,且操作简单)建议一:不将甲中溶液一次全部加入乙中,改为分次加入,控制CO2的产生速度;
建议二:乙中瓶塞改为三孔塞,增加丁那个孔中插入一根导管到液面以下,反应结束后缓缓通入除去CO2的空气,使装置中滞留的CO2尽可能多到与Ca(OH)2反应.
建议三:将戊中澄清石灰水改为浓度较大到NaOH溶液,反应结束后戊中加入足量CaCl2后测沉淀质量等(三点中任意答一点即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