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除去水蒸气后的水煤气主要含H2、CO、CO2及少量的H2S、CH4,继续除去H2S后,可采用催化或非催化转化技术,将CH4转化成CO,得到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是理想的合成甲醇原料气。
(1)制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s)+H2O(g) CO(g)+H2(g),此反应是吸热反应。
① 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
② 下列能增大碳的转化率的措施是________ 。
A.加入C(s) B.加入H2O(g) C.升高温度 D.增大压强
(2)将CH4转化成CO,工业上常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其反应原理为:CH4(g) +3/2O2(g) CO(g) + 2H2O(g) △H=-519kJ/mol。工业上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分别对X、Y、Z三种催化剂进行如下实验(其他条件相同)
①X在75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②Y在60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③Z在44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约1×106倍;
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在生产中应该选择的适宜催化剂是_______(填“X”或“Y”或“Z”),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
(3)合成气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是:2H2(g)+CO(g) CH3OH(g)△H=-90.8kJ·mol-1 T℃时,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开始只加入CO、H2,反应10min后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 H2 | CO | CH3OH |
浓度/(mol·L-1) | 0.2 | 0.1 | 0.4 |
① 该时间段内反应速率v(H2)=______ mol·L-1·min-1。
② 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__v逆(填“>”、“<”或“=”)
(4)生产过程中,合成气要进行循环,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5)甲醇可制成新型燃料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 + 4KOH=2K2CO3+6H2O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答案】K=c(CO)×c(H2)/c(H2O) BC Z 催化效率高且活性温度低(或催化活性高、速度快,反应温度低) 0.08 > 提高原料利用率(或提高产量、产率也可) CH3OH﹣6e- +8OH﹣=CO32- +6H2O
【解析】
(1)C(s)+H2O(g)CO(g)+H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CO)c(H2)/c(H2O)。增大C的转化率,需要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A、C为固体,增加C的量对平衡移动无影响,故A不选;
B、加入H2O(g)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的转化率增大,故B选;
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选;
D、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D不选。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C;
(2)催化剂对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程度是相同的,Z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最大,催化效率高,且活性温度最低,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3) ①由表中数据可以知道, 10min内甲醇的浓度变化量为0.4mol·L-1,根据方程式2H2(g)+CO(g) CH3OH(g)可知氢气的浓度变化量为0.4mol·L-1×2=0.8mol·L-1,所以v(H2)= 0.8mol·L-1÷10min=0.08 mol·L-1·min-1;
②由表中数据可以知道,此时的浓度商Qc=0.4/(0.22×0.1)=100,小于平衡常数160,故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v正>v逆;
(4)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氢气和一氧化碳都不能完全反应,为提高原料利用率,把甲醇分离出后,把原料气再循环利用;
(5)在甲醇燃料电池中,电池正极通入氧气,氧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电池负极通入甲醇,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可根据总反应2CH3OH+3O2 + 4KOH=2K2CO3+6H2O与正极反应相减得负极反应为CH3OH﹣6e- +8OH﹣=CO32- +6H2O。
【题目】氨基甲酸铵(H2 NCOONH4)是一种易分解、易水解的白色固体。其研究小组以浓氨水、干冰等为原料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主要反应的原理为2NH3(g)+CO2(g)NH2COONH4(s) △H<0
(1)仪器1的名称是___________。仪器3中盛装的固体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仪器6的一个作用是控制原料气按反应计量系数充分反应,若反应初期观察到装置内浓硫酸中产生气泡,则应该____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改变”)产生氨气的速率。
(3)另一种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反应装置(液体石蜡和CCl4均充当惰性介质)如图2所示。
①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无冰水,则氨基甲酸铵易分解生成尿素[CO(NH2)2]请写出氨基甲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CCl4液体中产生较多晶体悬浮物时,立即停止反应,过滤分离得到粗产品,为了将所得粗产品干燥,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蒸馏 B.真空微热烘干 C.高压加热烘干
(4)制得的氨基甲酸铵中可能含有碳酸氢铵、碳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杂质(不考虑氨基甲酸铵与水的反应)。
①设计方案,进行成分探究,请填写表中空格。
限选试剂:蒸馏水、稀硝酸、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稀盐酸。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1: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至固体溶解 | 得到无色溶液 |
步骤2: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 | 若溶液不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不含碳酸铵 |
步骤3:向试管中继续加入___________ | ___________,则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氢铵 |
②根据①的结论。取15.8g氨基甲酸铵样品,用足量氧氧化钡溶液充分处理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得沉淀质量为1.97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题目】用50 mL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 t2/℃ | 温度差 (t2-t1) /℃ | |||
HCl | NaOH | 平均值 | |||
1 | 25.5 | 25.0 | 25.25 | 28.5 | 3.25 |
2 | 24.5 | 24.5 | 24.50 | 27.5 | 3.00 |
3 | 25.0 | 24.5 | 24.75 | 26.5 | 1.75 |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_________。
(2)装置中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上表所示,其中记录的终止温度是指______________温度。
(4)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计算该实验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kJ(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g·℃ ) (保留两位小数)。
(6)如果用50 mL0.55mol/L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通过测得的反应热计算中和热,则△H会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