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可以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B | C | D | |
实验目的 |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 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 |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 收集NO2 |
实验装置 |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A.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加到沸水中至产生红褐色时停止加热,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否则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A错误;
B.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不互溶且分层,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
C.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氯化氢,二氧化碳也可与碳酸钠反应,除去CO2中的少量HCl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
D.NO2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应长进短出,NO2为大气污染物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尾气时易发生倒吸,应再安装一个防倒吸装置,故D错误;
故选B。
【题目】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 700 | 800 | 830 | 1 000 | 1 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υ正(H2)=υ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
(5)在800 ℃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O2)为2 mol·L-1,c(H2)为1.5 mol·L-1,c(CO)为1 mol·L-1,c(H2O)为3 mol·L-1,则下一时刻,反应向________(填“正向”或“逆向”)进行。
【题目】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和Cr2O3,含有Al2O3、SiO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生产化工原料红矾钠(主要成分Na2Cr2O7·2H2O),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得知:
ⅰ.常温下,NaBiO3不溶于水,有强氧化性,在碱性条件下,能将Cr3+转化为。
ⅱ.
金属离子 | Fe3+ | Al3+ | Cr3+ | Fe2+ | Bi3+ |
开始沉淀的pH | 2.7 | 3.4 | 5.0 | 7.5 | 0.7 |
沉淀完全的pH | 3.7 | 4.9 | 5.9 | 9.7 | 4.5 |
回答下列问题:
(1)F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之前先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加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此时溶液pH要调到5的目的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⑤中酸化是使转化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5)将溶液H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得红矾钠粗晶体,精制红矾钠则对粗晶体需要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题目】在 3 个体积均为 2.0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H2O(g) + C(s)CO(g) + H2(g) ΔH > 0分别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 | 温度 (T1>T2) |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 |||
n(H2O) | n(C) | n(CO) | n(H2) | n(CO) | ||
I | T1 | 0.5 | 1 | 0 | 0 | 0.25 |
II | T1 | 1 | 1 | 0 | 0 | x |
III | T2 | 0 | 0 | 0.5 | 0.5 | y |
A.当温度为 T1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值为 0.25
B.若 5min 后容器 I 中达到平衡,则 5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 0.05mol·L-1·min-1
C.达到平衡时,容器 II 中H2O的转化率比容器 I 中的小
D.达到平衡时,容器 III 中的 CO 的转化率小于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