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下列实验中,有关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液面以下的是( )①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酸乙酯蒸气通入饱和Na2CO3溶液的导管
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
③制备氨水时将氨气溶于水的导管
④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用的长颈漏斗
⑤分馏石油时的温度计.
A. | ①②④ | B. | ④ | C. | ①②③ | D. | ②③④ |
分析 ①制备乙酸乙酯时,导管不能插入溶液中,原因是加热不均匀Na2CO3溶液会倒吸;
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因活塞能控制与外界隔开,不需须插入液面下;
③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吸收时要防止倒吸,导气管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
④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为了防止气体漏出,需将长颈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
⑤分馏时温度计测量馏分温度.
解答 解:①制备乙酸乙酯时,导管要插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Na2CO3溶液的倒吸,故错误;
②因分液漏斗活塞能控制与外界隔开,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无须插入液面下,故错误;
③氨气极易溶于水,吸收装置中的导气管插入到液面,易产生倒吸,故错误;
④为了防止气体逸出,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下端需插入液面以下,故正确;
⑤分馏时温度计测量馏分温度,温度计水银球位于烧瓶支管口处,所以不能插入液面下,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侧重实验基本操作,明确实验原理及基本操作规范性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4.由铜制备硝酸铜,考虑到生产成本和减少污染,下列最合理的方法是( )
A. | Cu$\stackrel{浓硝酸}{→}$ Cu(NO3)2 | B. | Cu$\stackrel{稀硝酸}{→}$Cu(NO3)2 | ||
C. | Cu$\stackrel{硝酸银溶液}{→}$Cu(NO3)2 | D. | Cu $\stackrel{氧气}{→}$CuO$\stackrel{稀硝酸}{→}$Cu(NO3)2 |
12.有M、N两溶液,各含下列12种离子中的6种:Al3+、Na+、K+、SO42-、OH-、S2-、MnO4-、Fe3+、AlO2-、CO32-、NH4+、H+,已知两溶液所含离子各不相同,M溶液里的阳离子只有两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溶液无颜色 | |
B. | M溶液里的两种阳离子为Na+和NH4+ | |
C. | N溶液滴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 |
D. | M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有白色沉淀生成 |
9.25℃时,某溶液中含有Na+、H+、Fe3+、HCO3-、OH-、I-中的几种离子,已知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l2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pH=1或pH=13 | |
B. | 阴离子肯定没有I -,不能确定有无HCO3- | |
C. | 阳离子肯定没有Fe3+,不能确定有无Na+ | |
D. | 溶质有3种可能:①HI ②HI和NaI ③NaI和NaOH |
16.0.5mol H2SO4的质量( )
A. | 98g | B. | 49g | C. | 80g | D. | 32g |
13.下列仪器:①试管;②量筒;③烧杯;④蒸发皿;⑤冷凝管;⑥坩锅;⑦圆底烧瓶;⑧锥形瓶,能用酒精灯加热,但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的是( )
A. | ①③⑦ | B. | ③④⑦ | C. | ③⑦⑧ | D. | ③⑥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