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N2(g)+3H2(g)2NH3(g) △H=-94.4kJ·mol-1。恒容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示。

①在1L容器中发生反应,前20min内,v(NH3)=         ,放出的热量为        
②25min时采取的措施是                                     
③时段III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用具体数据表示)。
(2)电厂烟气脱氮的主反应①:4NH3(g)+6NO(g)5N2(g)+6H2O(g)   △H<0,副反应②:2NH3(g)+8NO(g)5N2O(g)+3H2O(g) △H>0。平衡混合气中N2与N2O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请回答:在400K~600K时,平衡混合气中N2含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导致这种规律的原因是                                                 (任答合理的一条原因)。

(3)直接供氨式燃料电池是以NaOH溶液为电解质的。电池反应为:4NH3+3O2=2N2+6H2O,则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16分)有效数字错误或无单位扣1分
(1)①0.050mol?L-1?min-1    (2分)   47.2kJ   (2分)  
② 将NH3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去                  (2分)
③                (3分)
(2)随温度升高,N2的含量降低 (2分)   主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使主反应的平衡左移或者副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使副反应的平衡右移,降低了NH3和NO浓度,使主反应的平衡左移(2分)
(3)2NH3 + 6OH—6e= N2+ 6H2O  (3分)

试题分析:(1)①读图可知,前20min内氨气的浓度由0逐渐增大到1.0mol/L,根据定义式可得,v(NH3)=1.0mol/L÷20min=0.050mol/(L?min),注意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氮气由1.0mol/L逐渐减小到0.50mol/L,根据c?V=n可求参加反应的氮气的物质的量,即(1.0—0.50)mol/L1L=0.50mol,由于N2(g)+3H2(g)2NH3(g) △H=-94.4kJ·mol-1表示1mol氮气反应放出94.4kJ热量,物质的量减半,则放出的热量减半,则 0.50mol氮气反应放出47.2kJ热量;②读图可知,25min时氨气的浓度由1.0mol/L变为0,说明采取的措施是将平衡体系中的氨气及时分离出去,导致氨气的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氨气、氢气的浓度均减小,氨气的浓度由0逐渐增大;③时段III条件下,生成物、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可由图中得出,则氨气、氮气、氢气的平衡浓度分别为0.50mol/L、0.25mol/L、0.75mol/L,代入合成氨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可得,K=(0.50mol/L)2/[( 0.25mol/L)×( 0.75mol/L)3];(2)读图可知,在400K~600K时,平衡混合气中氮气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一氧化二氮的含量则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观察热化学方程式可知主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导致主反应的平衡左移,所以氮气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或者副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使副反应的平衡右移,降低了NH3和NO浓度,使主反应的平衡左移);(3)观察电池总反应式,发现氮元素由—3价升为0价,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氧元素由0价将为—2价,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说明氨气是负极反应物,氧气是正极反应物;根据电子、电荷、原子守恒原理,可以得到NaOH溶液中负极反应式为2NH3 + 6OH—6e= N2+ 6H2O,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 OH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为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I.取5mL 0.1mol/L的KI溶液,滴加5—6滴FeCl3稀溶液;  
Ⅱ.继续加入2mL CCl4,盖好玻璃塞,振荡静置。
Ⅲ.取少量分液后得到的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
Ⅳ.移取25.00mLFeCl3稀溶液至锥形瓶中,加入KSCN溶液用作指示剂,再用c mol/LKI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KI标准溶液VmL。
(1)探究活动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请将探究活动Ⅱ中“振荡静置”后得到下层液体的操作补充完整: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2)探究活动Ⅲ的意图是通过生成红色的溶液(假设溶质全部为Fe(SCN)3),验证有Fe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但在实验中却未见溶液呈红色。对此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Fe3+全部转化为Fe2+     猜想二:生成的Fe(SCN)3浓度极小,其颜色肉眼无法观察。
为了验证猜想,查阅资料获得下列信息:
信息一:乙醚微溶于水,密度为0.71g/mL,Fe(SCN)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信息二:Fe3+可与[Fe(CN)6]4反应生成暗蓝色沉淀,用K4[Fe(CN)6](亚铁氰化钾)溶液检验Fe3+的灵敏度比用KSCN溶液更高。
结合新信息,现设计以下实验方案验证猜想:
①请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现象和结论
步骤一:
若产生暗蓝色沉淀,则                  
步骤二:
若乙醚层呈红色,则          
 
②写出实验操作“步骤一”中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3)根据探究活动Ⅳ,FeCl3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