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既能用来鉴别甲烷与乙烯,又能用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以提纯甲烷的方法是( )A. |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 | B. | 通过足量的溴水 | ||
C. | 在Ni催化、加热条件下通入H2 | D. | 通过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 |
分析 甲烷性质稳定,乙烯含有C=C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可用溴水除杂,注意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与氢氧化钠不反应,不能鉴别和除杂,故A错误;
B.乙烯含有C=C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乙烷液体,甲烷不与溴水反应,所以可用溴水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故B正确;
C.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H2反应,会混有氢气和乙烷,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故C错误;
D.乙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鉴别乙烯,但不能用来除杂,因混入新的杂质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和除杂,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乙烯和甲烷性质的区别,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
A. | 氮气的电子式: | B. | N2的结构式:N≡N | ||
C. | 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 | D. | 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
11.(1)请完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C+4 MnO4-+12 H+-5 CO2↑+4 Mn2++6H2O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 )+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①实验1从开始到达到化学平衡时,以v(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3mol/(L•min).(精确到0.01)
②该反应为放(填“吸”或“放”)热反应,实验2中达平衡时 CO的转化率为20%.
(3)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g)+nB(g)?pC(g),在一定温度和不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分别得到A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①当压强从2×105 Pa增加到5×105Pa时,平衡不移动(填:向左,向右,不)
②当压强从5×105 Pa增加到1×106Pa时,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p}}{[A]{\;}^{m}}$.(4)在25℃下,向浓度为0.1mol•L-1的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为 5时,溶液中c(Fe3+)为4×10-11mol/L.(已知25℃时 Ksp[Fe(OH)3]=4×10-38)
5C+4 MnO4-+12 H+-5 CO2↑+4 Mn2++6H2O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 )+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实验编号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 ||
CO | H2O | H2 | CO | |||
1 | 650 | 4 | 2 | 1.6 | 2.4 | 6 |
2 | 900 | 2 | 1 | 0.4 | 1.6 | 3 |
②该反应为放(填“吸”或“放”)热反应,实验2中达平衡时 CO的转化率为20%.
(3)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g)+nB(g)?pC(g),在一定温度和不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分别得到A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压强p/Pa | 2×105 | 5×105 | 1×106 |
c(A)/mol•L-1 | 0.08 | 0.20 | 0.44 |
②当压强从5×105 Pa增加到1×106Pa时,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p}}{[A]{\;}^{m}}$.(4)在25℃下,向浓度为0.1mol•L-1的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为 5时,溶液中c(Fe3+)为4×10-11mol/L.(已知25℃时 Ksp[Fe(OH)3]=4×10-38)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肥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的酯化产物 | |
B. | 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 | |
C. | 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 |
D. | 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
8.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在动力、设备、材料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在高压下进行 | |
B. | 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工业合成氨 | |
C. | 在工业合成氨中N2、H2的循环利用可提高其利用率,降低成本 | |
D. | 及时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氨气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6.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阴极上只析出铜,要恢复到原浓度,应向溶液中加入( )
A. | Cu(OH) 2 | B. | Cu | C. | CuSO4 | D. | C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