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短周期元素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 是元素Z 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 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r 溶于水是强酸,s 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W 在周期表中所在族全是金属B.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C.Y 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气态D.1molZ 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 1mol 电子
【答案】D
【解析】
n 是元素Z 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为氯气,则Z为氯元素;q 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则q为次氯酸;r 溶于水是强酸,可推知为盐酸; 由框图和对应的条件,可推知p为甲烷,m为水,则W、X、Y、Z 分别为H、C、O、Cl。
A.氢元素在第IA族,氢为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
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碳酸,碳酸为弱酸,故B错误;
C.Y为氧元素,其气态氢化物为水、双氧水,常温常压下均为液态,故C错误;
D.氯气与氢氧化钠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1mol氯气参加反应转移 1mol电子,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题目】387℃时,在甲、乙两个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甲醇合成二甲醚的反应:2CH3OH(g) CH3OCH3(g) + H2O(g),起始时、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所示。
容器 | 起始物质的量/mol | 平衡物质的量/mol | |
CH3OH(g) | CH3OCH3(g) | H2O(g) | |
甲 | 0.20 | 0.080 | 0.080 |
乙 | 0.40 | a | a |
则:(1)表中a=________。
(2)若起始时向甲容器中充入0.20mol CH3OH(g)、0.50mol CH3OCH3和0.10molH2O(g),则反应达平衡时容器中CH3OH(g)的浓度为多少?_______(写出解题过程)
【题目】红帘石矿的主要成分为Fe3O4、Al2O3、MnCO3、Mg0少量MnO2等。工业上将红帘石处理后运用阴离子膜电解法的新技术提取金属钰并制得绿色高效的水处理剂(K2FeO4)。工业流程如下:
(1)在稀硫酸浸取矿石的过程中,MnO2可将Fe2+氧化为Fe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浸出液中的阳离子除H+、Fe2+、Fe3+外还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已知:不同金属离子生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所需的pH如下表:
离子 | Fe3+ | A13+ | Fe2+ | Mn2+ | Mg2+ |
开始沉淀的pH | 2.7 | 3.7 | 7.0 | 7.8 | 9.6 |
完全沉淀的pH | 3.7 | 4.7 | 9.6 | 9.8 | 11.1 |
步骤②中调节溶液的pH等于6,调节pH的试剂最好选用下列哪种试剂:_______(填选项字母,下同)滤渣B除掉杂质后可进一步制取K2FeO4,除掉滤渣B中杂质最好选用下列哪种试剂:_____。
a.稀盐酸 b.KOH c.氨水 d.MnCO3 e.CaCO3
(4)滤渣B经反应④生成高效水处理剂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箭头表示溶液中阴离子移动的方向;则与A电极连接的是直流电源的_____极。阳极电解液是稀硫酸,若阴极上只有锰单质析出,当生成11g锰时,另一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题目】现有部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的相关信息如表所示:
元素编号 | 元素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的相关信息 |
T |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 |
X | 常温下单质分子为双原子分子,分子中含有 3 对共用电子对 |
Y | M 层比K 层少 1 个电子 |
Z | 其离子是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离子中半径最小的 |
(1)T、X、Y、Z 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元素 Y 与元素 Z 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 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Y 单质的熔点比 Z 单质的低
b.Y 的化合价比Z 的低
c.常温下Y 单质与水反应的程度很剧烈,而Z 单质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水反应
d.Y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 Z 的强
(3)T、X、Y、Z 中有两种元素能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常见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元素 X 与氢元素以原子个数比 1∶2 化合形成常用于火箭燃料的化合物 W,写出 W 的电子式_______
(4)元素 T 和氢元素以原子个数比 1∶1 化合形成化合物 Q, Q 能与 W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生成X 的单质和T 的另一种氢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