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各组离子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Fe3+、Cl-、NO3- B. K+、A1O2-、OH-
C. Na+、HCO3-、OH- D. Ba2+、CO32-、Na+
【答案】B
【解析】A、无色溶液中不存在铁离子,选项A错误;B、K+、A1O2-、OH-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选项B正确;C、HCO3-与OH-反应生成CO32-和水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C错误;D、Ba2+与CO32-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D错误。答案选B。
【题目】合成正丁醛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发生的反应如下: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
(正丁醇) (正丁醛)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沸点/℃ | 密度(g·cm-3) | 水中溶解性 | |
正丁醇 | 11.72 | 0.8109 | 微溶 |
正丁醛 | 75.7 | 0.8017 | 微溶 |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 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F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_______。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
(3)上述装置图中,E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D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润湿 b.干燥 c.检漏 d.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________层(填“上”或“下”)。
【题目】X、Y、Z、M、Q、R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 相关信息 |
X | 原子核外有6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
Y | 基态原子中s电子总数与p电子总数相等 |
Z | 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 |
M | 逐级电离能(kJ·mol-1)依次为 578、1817、2745、11575、14830、18376 |
Q | 基态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上有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 |
R | 基态原子核外有7个能级且能量最高的能级上有6个电子 |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X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周期____族; R是________区的元素。
(2)请写出Q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____。
(3)X、Y、Z、M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R元素可形成R2+和R3+,其中较稳定的是R3+,原因是________。
(5)含Z元素的焰火显黄色,主要与________有关。
(6)M元素原子的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的原因是________。
(7)与M元素成“对角线规则”关系的某短周期元素T的最髙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具有两性,写出该两性物质与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己知T元素和Q元素的电负性分别为1.5和3.0,则它们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