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新制饱和氯水中,若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再通入少量氯气,减小
B. 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
C. 加入少量的碳酸氢钠粉末,pH增大,溶液漂白性增强
D. 光照过程中,有气泡冒出,溶液的导电性减弱
【答案】C
【解析】
A、饱和氯水不能再溶解Cl2,各成分的浓度不变,A错误;
B、SO2+Cl2+2H2O=2HCl+H2SO4,Cl2+H2OH++Cl+HClO的平衡左移,HClO浓度降低,漂白性减弱,B错误;
C、加入少量NaHCO3粉末,消耗H+,使上述平衡Cl2+H2OH++Cl+HClO正向移动,HClO的浓度增大,C正确;
D、光照过程中HClO分解,生成O2和HCl,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D错误。
答案选C。
【题目】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欲制备乙酸乙酯。
(1)B装置中,导管口略高于液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改善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变黑的现象,甲同学采用NaHSO4代替浓硫酸做催化剂(其他试剂及用量不变)来制备乙酸乙酯,NaHSO4可代替浓硫酸做催化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甲同学采用NaHSO4做催化剂,其他条件不变(其中乙酸用量为2 mL)不同质量的NaHSO4来制备乙酸乙酯的催化效果图,其中NaHSO4的质量为_______g时催化效果最好。
(4)乙同学实验时,在饱和NaCO3中滴加两滴酚酞,实验结束,取下试管B振荡,红色褪去。为探究褪色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 ① | ② | ③ |
实验 | |||
操作 | 充分振荡、静置 | 充分振荡、静置 | 充分振荡、静置、分液。取下层溶液,加入饱和Na2CO3溶液 |
现象 | 上层液体变薄,冒气泡,下层溶液红色褪去 | 上层液体不变薄,无气泡,下层溶液红色褪去 |
a试管①中产生气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对比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针对实验②中现象,乙同学提出猜想:酚酞更易溶于乙酸乙酯。实验③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实乙的猜想正确。
【题目】为探究Na2SO3溶液的性质,在白色点滴板的a、b、c、d四个凹槽中滴入Na2SO3溶液,再分别滴加下图所示的试剂。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a中溶液褪色 | 还原性:SO32->I- |
B | b中加硫酸后产生淡黄色沉淀 | SO32-和S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 |
C | c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褪去 | SO32-+H2OHSO3-+OH-,所以滴入酚酞变红;Ba2++SO32-=BaSO3↓(白),使水解平衡左移,红色褪去 |
D | d中产生白色沉淀 | Na2SO3溶液已变质 |
A. AB. BC. CD. D
【题目】在人类文明的历程中,改变世界的事物很多,其中铁、硝酸钾、青霉素、氨、乙醇、二氧化碳、聚乙烯、二氧化硅等17种“分子”改变过人类的世界。
(1)铁原子在基态时,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硝酸钾中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写出与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非极性分子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氨基青霉烷酸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采用sp3杂化的原子有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乙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导致其沸点比氯乙烷高
b.钨的配合物离子[W(CO)5OH]-能催化固定CO2,该配离子中钨显-1价
c.聚乙烯(CH2CH2)分子中有5n个σ键
d.由下表中数据可确定在反应Si(s)+O2(g)===SiO2(s)中,每生成60 g SiO2放出的能量为(2c-a-b) kJ
化学键 | Si—Si | O===O | Si—O |
键能(kJ·mol-1) | a | b | c |
(5)铁和氨气在640 ℃可发生置换反应,产物之一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