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黑色粉末A,黄色粉末B,它们都是单质,按如图进行实验:黑色固体CFG灰绿色H EAB HClD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燃烧NaOH空气中放置红褐色固体
(1)试根据上述反应现象推断以下物质的化学式:AFe DH2S ESO2 HFe(OH)3
(2)写出C+盐酸→D+F的离子方程式:FeS+2H+=Fe2++H2S↑
(3)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2H2S+3O2$\frac{\underline{\;点燃\;}}{\;}$2SO2+2H2O
(4)写出G→H的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分析 D燃烧得到气体E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E为SO2,F与NaOH反应得到G,而G放置空气中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固体H,则G为 Fe(OH)2,H为 Fe(OH)3,黑色粉末单质A与黄色粉末单质B反应得到黑色固体C,而C与盐酸反应得到D与F,可推知A为Fe、B为S,C为FeS,D为H2S,F为FeCl2,据此解答.
解答 解:D燃烧得到气体E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E为SO2,F与NaOH反应得到G,而G放置空气中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固体H,则G为 Fe(OH)2,H为 Fe(OH)3,黑色粉末单质A与黄色粉末单质B反应得到黑色固体C,而C与盐酸反应得到D与F,可推知A为Fe、B为S,C为FeS,D为H2S,F为FeCl2.
(1)根据上述反应现象推断,A为Fe,D为H2S,E为SO2,H为Fe(OH)3,
故答案为:Fe;H2S;SO2;Fe(OH)3;
(2)C+盐酸→D+F的离子方程式:FeS+2H+=Fe2++H2S↑,
故答案为:FeS+2H+=Fe2++H2S↑;
(3)D→E的化学方程式:2H2S+3O2$\frac{\underline{\;点燃\;}}{\;}$2SO2+2H2O,
故答案为:2H2S+3O2$\frac{\underline{\;点燃\;}}{\;}$2SO2+2H2O;
(4)G→H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故答案为:4Fe(OH)2+O2+2H2O=4Fe(OH)3.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物质的颜色及反应现象是推断突破口,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已知25℃、101kPa条件下:①4Al(s)+3O2(g)═2Al2O3(s)△H=-2834.9kJ/mol;
②4Al(s)+2O3(g)═2Al2O3(s)△H=-3119.1kJ/mol.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②4Al(s)+2O3(g)═2Al2O3(s)△H=-3119.1kJ/mol.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 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 |
B. | 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 |
C. | 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 |
D. | 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
12.对于某温度下进行的可逆反应2NO2?N2O4,经过一段时间内到达平衡的标志是( )
①气体的颜色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②2NO2的消耗速率是N2O4,生成速率的两倍.
③体系中气体分子总数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④当体系的体积不变时,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①气体的颜色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②2NO2的消耗速率是N2O4,生成速率的两倍.
③体系中气体分子总数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④当体系的体积不变时,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A. | ①③④ | B. | ②③ | C. | ①②④ | D. | ①④ |
2.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
A. | Na2CO3 | B. | BaSO4 | C. | MgCl2 | D. | NaHCO3 |
7.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用甲苯制备苯甲酸的反应原理如下:
+2KMnO4$\stackrel{△}{→}$+KOH+2MnO2↓+H2O
+HCl→+KCl
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流程如下
已知:苯甲酸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KMnO4$\stackrel{△}{→}$+KOH+2MnO2↓+H2O
+HCl→+KCl
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流程如下
已知:苯甲酸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上述反应原理的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
B. | 操作Ⅰ是蒸馏,操作Ⅱ是分液 | |
C. | 无色液体A是甲苯,白色固体B主要成分是苯甲酸 | |
D. | 无色液体A是苯甲酸,白色固体B主要成分是甲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