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1.A、B、C、D、E代表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已知:①A、B、C的电子层数之和为6;
②A、B能形成直线形四原子分子;
③C是短周期元素中质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值最大的元素;
④C、D、E同周期,D单质在适量E单质中燃烧生成两种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的名称为碳,C元素的符号为Na,D元素的名称为磷.
(2)上述五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填元素符号),写出工业上制备这种元素的单质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frac{\underline{\;高温\;}}{\;}$Cl2↑+H2↑+2OH-.
(3)下述说法中,能说明五种元素中的某种元素具有最强的金属性的是①④⑤.
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最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③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④常温下与冷水反应能置换产生氢气
⑤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显正价
(4)五种元素构成的所有单质和化合物中,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分子共有3种,其中,一分子中含化学键数目最多的分子是P4(填化学式).
(5)D单质在足量E单质中燃烧的产物能遇水水解生成两种化合物,则该燃烧产物1mo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能消耗8mol NaOH.
分析 A、B、C、D、E代表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由③C是短周期元素中质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值最大的元素,则C为Na;由④C、D、E同周期,处于第三周期,D单质在适量E单质中燃烧生成两种化合物,则D为P元素,E为Cl元素,生成的两种化合物为PCl3、PCl5;由①A、B、C的电子层数之和为6,则A、B电子层数之和为3,结合原子序数可知,A处于第一周期、B处于第三周期,故A为H元素;由②A、B能形成直线形四原子分子,则B为碳元素,形成分子为HC≡CH,据此解答.
解答 解:A、B、C、D、E代表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由③C是短周期元素中质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值最大的元素,则C为Na;由④C、D、E同周期,处于第三周期,D单质在适量E单质中燃烧生成两种化合物,则D为P元素,E为Cl元素,生成的两种化合物为PCl3、PCl5;由①A、B、C的电子层数之和为6,则A、B电子层数之和为3,结合原子序数可知,A处于第一周期、B处于第三周期,故A为H元素;由②A、B能形成直线形四原子分子,则B为碳元素,形成分子为HC≡CH.
(1)由上述分析可知,B元素的名称为:碳,C元素的符号为Na,D元素的名称为磷,
故答案为:碳;Na;磷;
(2)上述五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工业上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frac{\underline{\;高温\;}}{\;}$Cl2↑+H2↑+2OH-,
故答案为:Cl;2Cl-+2H2O$\frac{\underline{\;高温\;}}{\;}$Cl2↑+H2↑+2OH-;
(3)上述元素中只有Na属于金属元素,其金属性最强,
①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正确;
②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最强,说明元素非金属性更强,故错误;
③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说明元素非金属性更强,故错误;
④常温下与冷水反应能置换产生氢气,说明金属性强,故正确;
⑤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显正价,说明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故正确,
故选:①④⑤;
(4)五种元素构成的所有单质和化合物中,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分子有P4、CH4、CCl4,共有3种,其中,一分子中含化学键数目最多的分子是P4,
故答案为:3;P4;
(5)D单质在足量E单质中燃烧的产物为PCl5,能遇水水解生成两种化合物为HCl与H3PO4,1molPCl5水解得到5molHCl与1molH3PO4,故1molPCl5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能消耗8mol NaOH,
故答案为:8.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综合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
分类组合 | 纯净物 | 强电解质 | 盐 | 碱性氧化物 | 分子式 |
A | 碱石灰 | 氨水 | 纯碱 | 氧化铝 | S8 |
B | 聚乙烯 | 碳酸钙 | 小苏打 | 氧化镁 | KCl |
C | H2O2 | 硝酸 | 苏打 | 过氧化钠 | SiO2 |
D | 无水硫酸铜 | 氯化银 | 碱式碳酸铜 | 氧化钠 | P4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A. | 实验Ⅰ: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 |
B. | 实验Ⅱ:中和热测定 | |
C. | 实验Ⅲ:可用来制取并收集NO2 | |
D. | 实验Ⅳ:可用于HCl气体的吸收 |
已知:反应Ⅰ:4NH3(g)+6NO(g)?5N2(g)+6H2O(l)△H1
反应Ⅱ:2NO(g)+O2(g)?2NO2(g)△H2 (且|△H1|=2|△H2|)
反应Ⅲ:4NH3(g)+6NO2(g)?5N2(g)+3O2(g)+6H2O(l)△H3
反应Ⅰ和反应Ⅱ在不同温度时的平衡常数及其大小关系如下表
温度/K | 反应I | 反应II | 已知: K2>K1>K2′>K1′ |
298 | K1 | K2 | |
398 | K1′ | K2′ |
(2)相同条件下,反应Ⅰ在2L密闭容器内,选用不同的催化剂,反应产生N2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
①计算0~4分钟在A催化剂作用下,反应速率v(NO)=0.375mol•L-1•min-1.
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D.
A.单位时间内H-O键与N-H键断裂的数目相等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B.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K值不变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C.该反应的活化能大小顺序是:Ea(A)>Ea(B)>Ea(C)
D.增大压强能使反应速率加快,是因为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3)一定条件下,反应II达到平衡时体系中n(NO):n(O2):n(NO2)=2:1:2.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再充入NO2气体,NO2体积分数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2. 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填a或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A. | NH4+、H+、NO3-、HCO3- | B. | K+、Na+、HCO3-、OH- | ||
C. | Na+、Ba2+、SO32-、Cl- | D. | Na+、CH3COO-、CO32-、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