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有五种元素X、Y、Z、Q、T。X元素为主族元素,X原子的M层p能级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d64s2;Z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Q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T原子的M电子层上p轨道半充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素Y和Q可形成化合物Y2Q3
B.X与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前者的酸性比后者强
C.X和Q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D.ZQ2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答案】C
【解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Cl、Y为Fe、Z为C、Q为O、T为S,
A. Fe、O可形成化合物氧化铁,化学式为,A项正确;
B. 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X与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前者的酸性比后者强,B项正确;
C. X和Q结合生成的化合物只含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
D. 的结构式为O=C=O,含极性键,为直线结构,为非极性分子,D项正确;
答案选C。
【题目】某小组比较Cl-、Br-、I-的还原性,实验如下: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
装置 | |||
现象 | 试管内颜色无明显变化;用蘸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管口,产生白烟。 | 溶液变黄;把湿润的KI淀粉试纸靠近试管口,变蓝。 | 溶液变深紫色;经检验溶液含单质碘。 |
下列对实验的分析合理的是
A.实验1中,白烟是(NH4)2SO4
B.根据实验1和实验2判断还原性:Br->Cl-
C.根据实验3判断还原性:I->Br-
D.上述实验利用了浓H2SO4的强酸性、强氧化性等性质
【题目】为探究 Na、Mg、Al的金属性强弱顺序,某课外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步骤 | 1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2将一小段用砂纸打磨后的镁带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至水沸腾,冷却后,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3将一小段镁带投入稀盐酸中; 4将一小片铝投入稀盐酸中. |
实验 现象 | ①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的气体 ②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断游动,小球渐小最终消失,溶液变红 ③反应不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④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红色 |
(1)请在下表中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序号:
实验步骤 | 1 | 2 | 3 | 4 |
实验现象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2)请写出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补充该小组同学用原子结构理论对上述实验结论的解释:
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失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因此________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