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8.已知向含有淀粉的10ml 0.2mol.L-1 KIO3酸性溶液滴加0.32mol.L-1NaHSO3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先变蓝色,然后褪色,发生的离子反应如下:①2IO3-+5HSO3-=I2+5SO42-+3H++H2O
②I2+HSO${\;}_{3}^{-}$+H2O═2I-+SO${\;}_{4}^{2-}$+3H+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IO3-+5HSO3-=I2+5SO42-+3H++H2O.
(2)根据①②反应写出还原性粒子HSO${\;}_{3}^{-}$,I2,I-由强到弱的顺序HSO3->I->I2.
(3)溶液刚好褪色时,则消耗的NaHSO3溶液的体积为20mL.
分析 反应①中I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IO3-为氧化剂,S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6价,被氧化,HSO3-为还原剂;
反应②I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I2为氧化剂,S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6价,被氧化,HSO3-为还原剂,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1)反应①中I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IO3-为氧化剂,S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6价,被氧化,HSO3-为还原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O3-+5HSO3-=I2+5SO42-+3H++H2O,
故答案为:2IO3-+5HSO3-=I2+5SO42-+3H++H2O;
(2)由反应①可知还原性HSO3->I2,由反应②可知还原性HSO3->I-,而还原性I->I2,则有HSO3->I->I2,
故答案为:HSO3->I->I2;
(3)n(KIO3)=0.01L×0.2mol/L=0.002mol,由方程式可知关系式为:KIO3~3NaHSO3,需要0.006molNaHSO3反应,则溶液体积为$\frac{0.006mol}{0.3mol/L}$=0.02L=20mL,
故答案为:20mL.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氧化性来判断氧化性的强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6.下表列出了A~R九种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R单质分子的电子式.
(2)A、C、D三种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
(3)A、B、C、G的离子按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Cl->K+>Na+>Mg2+
(4)写出A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5)X元素是A~R九种元素中的一种,X的原子核里有14个中子,2.7gX在氧气里燃烧时,质量增加2.4g.X的氢氧化物既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也能与盐酸反应.X的元素符号是Al,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ⅢA族.
(6)有两种化合物M和N都由AFIJ四种元素组成.若M与N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离子反应,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3-+H+=H2O+SO2↑.
(7)上述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HClO4.
主族 周期 | IA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0 |
1 | J | |||||||
2 | E | R | F | |||||
3 | A | C | D | H | I | G | ||
4 | B |
(2)A、C、D三种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
(3)A、B、C、G的离子按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Cl->K+>Na+>Mg2+
(4)写出A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5)X元素是A~R九种元素中的一种,X的原子核里有14个中子,2.7gX在氧气里燃烧时,质量增加2.4g.X的氢氧化物既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也能与盐酸反应.X的元素符号是Al,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ⅢA族.
(6)有两种化合物M和N都由AFIJ四种元素组成.若M与N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离子反应,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3-+H+=H2O+SO2↑.
(7)上述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HClO4.
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 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 |
B. | 冰镇的啤酒打开后泛起泡沫 | |
C. | 加压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 |
D. | 金属铝、铁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铝的速度快 |
4.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 )
A. | 工厂利用高压电除尘,有利于减轻雾霾和预防大气污染 | |
B. | 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 |
C. | 过滤泥水混合物,用激光笔照射滤液,能产生光亮的通路 | |
D. | 江河入海出容易形成三角洲,如长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