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把200mL含有C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2等份,取一份加入含2a mol 碳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钙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A. | 0.1(b-4a) mol•L-1 | B. | 0.1(b-2a) mol•L-1 | C. | 10(b-4a) mol•L-1 | D. | 10(b-2a) mol•L-1 |
分析 混合溶液分成2等份,每份溶液浓度相同,一份加入2amol碳酸钠的溶液,发生反应Ca2++CO32-=BaCO3↓,恰好使钙离子完全沉淀,可知该份中n(Ca2+)=(Na2CO3)=2amol;另一份加入含bmol硝酸银的溶液,发生反应Ag++Cl-=AgCl↓,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n(Cl-)=n(Ag+)=bmol,根据电荷守恒计算每份中n(K+),根据c=$\frac{n}{V}$计算钾离子浓度.
解答 解:混合溶液分成2等份,每份溶液浓度相同,一份加入2amol碳酸钠的溶液,发生反应Ca2++CO32-=BaCO3↓,恰好使钙离子完全沉淀,可知该份中n(Ca2+)=(Na2CO3)=2amol;另一份加入含bmol硝酸银的溶液,发生反应Ag++Cl-=AgCl↓,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n(Cl-)=n(Ag+)=b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每份中2n(Ca2+)+n(K+)=n(Cl-),每份溶液中n(K+)=bmol-4amol=(b-4a)mol,故钾离子浓度为$\frac{(b-4a)mol}{0.1L}$=10(b-4a)mol•L-1,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物质的量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每份中离子浓度相同,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1.L、M、R、T、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M、T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L与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R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T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元素W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M单质分子的电子式为.
(2)R是组成玻璃的元素之一,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放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iO2+2NaOH═Na2SiO3+H2O.
(3)下列有关相应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cd.
a.M的气态氢化物比R的气态氢化物稳定,则非金属性M强于R
b.高温下L的单质能从R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R,则非金属性L强于R
c.W的核电荷数比T多,原子半径比T小,得电子能力强,则非金属性W强于T
d.同温、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LO3和Na2TO4溶液pH:Na2LO3>Na2TO4,则非金属性T强于L
(4)工业上可用二氧化硅、氯气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备RW4,该反应中除RW4外的另一种产物可以用于工业冶炼铁.制备RW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Cl4+2CO.
M | |
T |
(2)R是组成玻璃的元素之一,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放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iO2+2NaOH═Na2SiO3+H2O.
(3)下列有关相应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cd.
a.M的气态氢化物比R的气态氢化物稳定,则非金属性M强于R
b.高温下L的单质能从R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R,则非金属性L强于R
c.W的核电荷数比T多,原子半径比T小,得电子能力强,则非金属性W强于T
d.同温、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LO3和Na2TO4溶液pH:Na2LO3>Na2TO4,则非金属性T强于L
(4)工业上可用二氧化硅、氯气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备RW4,该反应中除RW4外的另一种产物可以用于工业冶炼铁.制备RW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Cl4+2CO.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 |
B. |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于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 |
C. | 从Li→F,Na→Cl,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均呈现从+1价→+7价的变化 | |
D. | 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如排满了K层排L层,排满了M层排N层 |
9.将CH4跟Cl2混合,日光漫射,假设生成的4种氯代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混合气体中CH4跟Cl2的物质的量比为( )
A. | 1:4 | B. | 2:3 | C. | 1:7 | D. | 2:5 |
1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 | Z为0.3 mol•L-1 | B. | X2为0.2 mol•L-1 | ||
C. | Y2为0.4 mol•L-1 | D. | c(X2)+c(Y2)+c(Z)=0.55 mol•L-1 |
10.向c(H+)相等的一元酸HA和HB的溶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当收集到的H2体积相等时,消耗酸的体积V(HA)>V(H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消耗锌的质量m(HA)>m(HB) | B. | HA一定是强酸 | ||
C. | 生成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A)<v(HB) | D. | 酸性:HB>HA |
11.某化学小组用下图装置电解CuCl2溶液制少量漂白液:
(1)图l阳极的反应式是:2Cl--2e-=Cl2↑,导气管W端应与出气口一X连接.
(2)实验后发现阴极碳棒上除了附着有红色物质,还附着有少量白色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可知:
化学小组分析提出:
①红色物质可能有Cu或Cu2O、或二者都有;
②白色物质为CuCl
(3)为探究阴极碳棒上附着的红色、白色物质,设计了如下实验:取出阴极碳棒,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W1g,并将其放入图2所示装置b中,进行实验.实验中,碳棒上的白色物质完全变为红色,无水硫酸铜不变色,d中出现白色沉淀;实验结束时,继续通H2直至碳棒冷却后,称量其质量为W2g.
①碳棒上的红色物质是Cu,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检验红色物质中有无Cu2O;
②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g++Cl-=AgCl↓;
③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Cl+H2$\frac{\underline{\;\;△\;\;}}{\;}$2Cu+2HCl.
④电解CuCl2溶液时,阴极上产生白色物质的原因用电极反应式解释为Cu2++e-+Cl-=CuCl↓.
⑤阴极上产生白色物质的物质的量是$\frac{{w}_{1}-{w}_{2}}{35.5}$mol;若装置b冷却时不继续通H2,则计算所得CuCl的产率会偏小(偏大、偏小、不变).
(1)图l阳极的反应式是:2Cl--2e-=Cl2↑,导气管W端应与出气口一X连接.
(2)实验后发现阴极碳棒上除了附着有红色物质,还附着有少量白色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可知:
物质名称及化学式 | 氯化亚铜CuCl | 碱式氯化铜Cu2(OH)3Cl |
性质 | 白色固体、不溶水 | 绿色固体、不溶水 |
①红色物质可能有Cu或Cu2O、或二者都有;
②白色物质为CuCl
(3)为探究阴极碳棒上附着的红色、白色物质,设计了如下实验:取出阴极碳棒,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W1g,并将其放入图2所示装置b中,进行实验.实验中,碳棒上的白色物质完全变为红色,无水硫酸铜不变色,d中出现白色沉淀;实验结束时,继续通H2直至碳棒冷却后,称量其质量为W2g.
①碳棒上的红色物质是Cu,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检验红色物质中有无Cu2O;
②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g++Cl-=AgCl↓;
③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Cl+H2$\frac{\underline{\;\;△\;\;}}{\;}$2Cu+2HCl.
④电解CuCl2溶液时,阴极上产生白色物质的原因用电极反应式解释为Cu2++e-+Cl-=CuCl↓.
⑤阴极上产生白色物质的物质的量是$\frac{{w}_{1}-{w}_{2}}{35.5}$mol;若装置b冷却时不继续通H2,则计算所得CuCl的产率会偏小(偏大、偏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