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硫酸铅可用于铅蓄电池和制作颜料等.利用铅矿精矿(主要成分为PbS)直接制备硫酸铅粉末的流程如下:已知:(1)PbCl2(s)+2Cl-(aq)?PbCl4-(aq)△H>0
(2)Ksp(PbSO4)=1.08×10-8,Ksp(PbCl2)=1.6×10-5
(3)Fe3+、Pb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值分别为3.2、7.04
回答下列问题:
(1)往方铅矿精矿中加入FeCl3溶液和盐酸,其中FeCl3与PbS反应生成PbCl2和S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3+PbS=PbCl2+S+2FeCl2,加入盐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pH在0.5~1.0,原因是抑制Fe3+、Pb2+的水解
(2)流程图中加饱和食盐水、趁热过滤的目的是利于PbCl2(s)+2Cl-(aq)?PbCl4-△H>0正向进行,使PbCl2溶解
(3)滤液2中加入H2O2的目的是将滤液2中Fe2+氧化为Fe3+,循环利用
(4)写出PbCl2晶体加入稀硫酸转化为PbSO4沉淀的离子方程式PbCl2(s)+SO42-(aq)?PbSO4 (s)+2Cl-(aq)
(5)铅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稀硫酸(22%-28%),充电后两个电极上沉淀的PbSO4分别转化为PbO2和PbO,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O2+4H++SO42-+2e-=PbSO4+2H2O.若用该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400g饱和食盐水(都用惰性材料做电极),如果该铅蓄电池内硫酸的体积为5L,当其浓度从1.5mol/L降至1.3mol/L时,计算剩余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6%(已知该温度下氯化钠溶解度为32克,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分析 往方铅矿精矿中加入FeCl3溶液和盐酸,FeCl3与PbS反应生成PbCl2和S,产物中加入饱和食盐水,趁热过滤,利于PbCl2(s)+2Cl-(aq)?PbCl4-△H>0正向进行,使PbCl2溶解,过滤除去硫等杂质,滤液1含有PbCl4-、Cl-、Fe2+、Fe3+等,滤液1蒸发浓缩,冷水浴中冷却,利用平衡逆向进行,析出PbCl2晶体,滤液2中含有Fe2+、Fe3+,用过氧化氢进行氧化后循环利用,PbCl2晶体中加入稀硫酸,转化为更难溶的硫酸铅沉淀,过滤得到硫酸铅沉淀,洗涤、烘干得到硫酸铅粉末,滤液3中含有HCl及硫酸.
(1)FeCl3与PbS反应生成PbCl2和S,Pb元素化合价不变,S元素化合价升高,则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有FeCl2生成;
由Fe3+、Pb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析加入盐酸的主要目的;
(2)根据温度、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
(3)过氧化氢将滤液2中Fe2+氧化为Fe3+,在循环利用;
(4)PbCl2晶体中加入稀硫酸,转化为更难溶的硫酸铅,反应还生成HCl;
(5)铅蓄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放电是为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PbO2在正极获得电子,硫酸条件下反应生成PbSO4与水;
原电池总反应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根据消耗的硫酸的量计算转移电子物质的量,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电解池总反应为:2NaCl+H2O$\frac{\underline{\;电解\;}}{\;}$H2↑+Cl2+2NaOH,根据转移电子计算参加反应的NaCl的质量,氢气与氯气的质量等于溶液质量减少量,结合溶解度计算原溶液中NaCl的质量,再计算剩余溶液中NaCl的质量,进而计算质量分数.
解答 解:往方铅矿精矿中加入FeCl3溶液和盐酸,FeCl3与PbS反应生成PbCl2和S,产物中加入饱和食盐水,趁热过滤,利于PbCl2(s)+2Cl-(aq)?PbCl4-△H>0正向进行,使PbCl2溶解,过滤除去硫等杂质,滤液1含有PbCl4-、Cl-、Fe2+、Fe3+等,滤液1蒸发浓缩,冷水浴中冷却,利用平衡逆向进行,析出PbCl2晶体,滤液2中含有Fe2+、Fe3+,用过氧化氢进行氧化后循环利用,PbCl2晶体中加入稀硫酸,转化为更难溶的硫酸铅沉淀,过滤得到硫酸铅沉淀,洗涤、烘干得到硫酸铅粉末,滤液3中含有HCl及硫酸.
(1)FeCl3与PbS反应生成PbCl2和S,Pb元素化合价不变,S元素化合价升高,则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有FeCl2生成,反应方程式为:2FeCl3+PbS=PbCl2+S+2FeCl2,
Fe3+、Pb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值分别为3.2、7.04,加入盐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PH值在0.5~1.0,抑制Fe3+、Pb2+的水解,
故答案为:2FeCl3+PbS=PbCl2+S+2FeCl2;抑制Fe3+、Pb2+的水解;
(2)加饱和食盐水、趁热过滤,利于PbCl2(s)+2Cl-(aq)?PbCl4-△H>0正向进行,使PbCl2溶解,
故答案为:利于PbCl2(s)+2Cl-(aq)?PbCl4-△H>0正向进行,使PbCl2溶解;
(3)过氧化氢将滤液2中Fe2+氧化为Fe3+,再循环利用,
故答案为:将滤液2中Fe2+氧化为Fe3+,循环利用;
(4)Ksp(PbSO4)=1.08×10-8<Ksp(PbCl2)=1.6×10-5,结合沉淀的转化,PbCl2晶体转化为PbSO4沉淀是因为PbCl2中加入稀硫酸破坏了氯化铅的溶解平衡,使溶解平衡正向移动生成硫酸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Cl2(s)+SO42-(aq)?PbSO4 (s)+2Cl-(aq),
故答案为:PbCl2(s)+SO42-(aq)?PbSO4 (s)+2Cl-(aq);
(5)铅蓄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放电是为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PbO2在正极获得电子,硫酸条件下反应生成PbSO4与水,电极反应式为:PbO2+4H++SO42-+2e-=PbSO4+2H2O;
原电池总反应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2mol硫酸反应时转移2mol电子,消耗的硫酸为5L×(1.5mol/L-1.3mol/L)=1mol,故转移电子为1mol,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电解池总反应为:2NaCl+H2O$\frac{\underline{\;电解\;}}{\;}$H2↑+Cl2+2NaOH,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可知参加反应NaCl为1mol,生成H2、Cl2各0.5mol,故剩余溶液的质量为400g-0.5mol×(2g/mol+71g/mol)=363.5g,参加反应的NaCl的质量为1mol×58.5g/mol=58.5g,溶液中剩余NaCl为400g×$\frac{32g}{100g+32g}$-58.5g=38.5g,故剩余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frac{38.5g}{363.5g}$×100%=10.6%,
故答案为:PbO2+4H++SO42-+2e-=PbSO4+2H2O;10.6%.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方案、原电池与电解原理、化学计算等,正确理解制备工艺流程为解答关键,试题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 ⑧氨水 ⑨稀硝酸 ⑩Al2(SO4)3
(1)上述各物质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填物质编号):
分类标准 | 金属单质 | 氧化物 | 溶液 | 电解质 |
属于该类的物质 |
(3)⑤的稀溶液和⑨的混合溶液100mL,向其中逐渐加入②,产生气体的量随②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标准状况下,收集到的气体的总体积是4.48L.
②原混合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5mol/L.
(4)将⑤的稀溶液逐滴滴加到⑦中,实验现象是先生成红褐色沉淀,继续加入沉淀溶解.
化合物 |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g•cm-3 | 沸点/℃ | 溶解度/100g水 |
正丁醇 | 74 | 0.80 | 118.0 | 9 |
冰醋酸 | 60 | 1.045 | 118.1 | 互溶 |
乙酸正丁酯 | 116 | 0.882 | 126.1 | 0.7 |
①在干燥的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3.5mL正丁醇和7.2mL冰醋酸,再加入3~4滴浓硫酸,摇匀,投入1~2粒沸石.然后安装分水器(作用:实验过程中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温度计及回流冷凝管,加热冷凝回流反应
(二)产品的精制
②将分水器分出的酯层和反应液一起倒入分液漏斗中,用10mL的水洗涤.有机层继续用10mL 10% Na2CO3洗涤至中性,再用10mL的水洗涤,最后将有机层转移至锥形瓶中,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③将干燥后的乙酸正丁酯滤入50mL烧瓶中,常压蒸馏,收集125~127℃的馏分,得11.6g乙酸正丁酯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冷水应该从冷凝管a(填a或b)管口通入.
(2)步骤①中不断从分水器下部分出生成的水的目的是使用分水器分离出水,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反应产率,步骤①中判断反应终点的依据是分水器中的水层量不再增加.
(3)产品的精制过程步骤②中,第一次水洗的目的是除去乙酸及少量的正丁醇,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有机层,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产品中含有的乙酸等杂质.
(4)下列关于分液漏斗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D
A.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要检漏,只要分液漏斗的旋塞芯处不漏水即可使用
B.装液时,分液漏斗中液体的总体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frac{2}{3}$
C.萃取振荡操作应如图所示
D.放出液体时,需将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5)步骤③的常压蒸馏,需收集126℃的馏分,沸点大于140℃的有机化合物的蒸馏,一般不用上述冷凝管而用空气冷凝管,可能原因是防止因温差过大,冷凝管炸裂
(6)该实验过程中,生成乙酸正丁酯(式量116)的产率是80%.
A. | NH4Cl$\frac{\underline{\;\;△\;\;}}{\;}$NH3↑+HCl↑ | B. | NH3+CO2+H2O═NH4HCO3 | ||
C. | 2NaBr+Cl2═2NaCl+Br2 | D. | CuSO4+Fe═Cu+FeSO4 |
A. | r(S2-)>r(O2-)>r(F-) | B. | r(Al)>r(Mg)>r(Na) | C. | r(Na+)>r(O2-)>r(F-) | D. | r(Na)>r(Na+)>r(Cl-) |
A. | 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 |
B. | 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 | |
C. | 反应达平衡时,若升高温度,则硅的产量会提高 | |
D. | 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kJ时,生成的HCl通入200mL 1mol•L-1的NaOH恰好反应 |
A. | 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 |
B. | 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 | |
C. | 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 |
D. | 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