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氯化亚铜(CuCl)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及稀硫酸;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绿色;见光则分解,变成褐色;下图是工业上以制作印刷电路的废液(含Fe3+、Cu2+、Fe2+、Cl-)生产CuCl的流程如下: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产过程还可以与氯碱工业、硫酸工业生产相结合,工业生产硫酸的方法名称是接触法,现代氯碱工业的装置名称是离子交换膜电解槽.
(2)写出生产过程中XFeYHCl (填化学式)
(3)写出产生CuCl的化学方程式CuCl2+CuSO4+SO2+2H2O=2CuCl↓+2 H2SO4.
(4)生产中为了提高CuCl产品的质量,采用抽滤或者减压过滤法快速过滤,析出的CuCl晶体不用水而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减少产品CuCl的损失;生产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不能过大的原因是防止CuCl的水解.
(5)在CuCl的生成过程中理论上不需要补充SO2气体,其理由是Cu+2H2SO4(浓)$\frac{\underline{\;\;△\;\;}}{\;}$ CuSO4+SO2↑+2H2O反应中生成的CuSO4和 SO2为1:1,CuCl2+CuSO4+SO2+2H2O=2CuCl↓+2 H2SO4反应中消耗CuSO4和SO2也为1﹕1,所以理论上不需要补充SO2气体.
(6)在CuCl的生成过程中除环境问题、安全问题外,还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是生产中应防止CuCl的氧化和见光分解.
分析 要利用制作印刷电路的废液制备氯化亚铜,首先应制备并分离出铜,向工业上以制作印刷电路的废液(含Fe3+、Cu2+、Fe2+、Cl-)加入过量的铁粉,三价铁离子与铁粉反应转化为二价铁离子,铜离子与铁反应生成铜,然后过滤,滤渣为过量的铁和生成的铜,依据铜与铁活泼性,将滤渣溶于盐酸,铜与盐酸不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即为铜,然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硫,铜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硫酸铜、二氧化硫、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铜;
(1)工业生产硫酸的方法为接触法制硫酸,氯碱工业的装置是离子交换膜电解槽;
(2)印刷电路的废液(含Fe3+、Cu2+、Fe2+、Cl-)加入铁,三价铁离子能够原铁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铜离子能够与铁反应生成铜;过滤后滤渣中含有铜和铁,依据铜和铁的活泼性,加入盐酸分离二者;
(3)依据图示可知:CuCl2、CuSO4、SO2、H2O反应生成H2SO4、CuCl,依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式;
(4)抽滤或者减压过滤可以快速过滤,CuCl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及稀硫酸,乙醇洗涤可以减少CuCl的损失,生产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不能过大是防止其水解生成沉淀;
(5)依据图示可知: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而产生CuCl的化学方程式中硫酸铜、二氧化硫物质的量之比恰好为:1:1;
(6)依据氯化亚铜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而变质,具有见光分解的性质解答.
解答 解:向工业上以制作印刷电路的废液(含Fe3+、Cu2+、Fe2+、Cl-)加入过量的铁粉,三价铁离子与铁粉反应转化为二价铁离子,铜离子与铁反应生成铜,然后过滤,滤渣为过量的铁和生成的铜,依据铜与铁活泼性,将滤渣溶于盐酸,铜与盐酸不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即为铜,然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硫,铜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硫酸铜、二氧化硫、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铜;
(1)工业生产硫酸的方法名称是接触室,氯碱工业的装置是离子交换膜电解槽,
故答案为:接触室,离子交换膜电解槽;
(2)印刷电路的废液(含Fe3+、Cu2+、Fe2+、Cl-)加入铁,三价铁离子能够原铁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铜离子能够与铁反应生成铜,过滤后滤渣中含有铜和铁,加入盐酸,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铜与盐酸不反应,将铜分离出来,
故答案为:Fe;HCl;
(3)依据图示可知:CuCl2、CuSO4、SO2、H2O反应生成H2SO4、CuCl,产生CuCl的化学方程式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得到:CuCl2+CuSO4+SO2+2H2O=2CuCl↓+2H2SO4,
故答案为:CuCl2+CuSO4+SO2+2H2O=2CuCl↓+2H2SO4;
(4)生产中为了提高CuCl产品的质量,采用抽滤或者减压过滤法快速过滤,析出的CuCl晶体不用水而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减少CuCl的损失,生产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不能过大的原因是防止CuCl水解;
故答案为:抽滤或者减压过滤,减少CuCl的损失,防止CuCl水解;
(5)依据图示可知:Cu+2 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反应中生成的CuSO4和 SO2为1:1,CuCl2+CuSO4+SO2+2H2O=2CuCl↓+2 H2SO4反应中消耗CuSO4和SO2也为1﹕1,所以理论上不需要补充SO2气体,
故答案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 CuSO4+SO2↑+2H2O反应中生成的CuSO4和 SO2为1:1,CuCl2+CuSO4+SO2+2H2O=2CuCl↓+2 H2SO4反应中消耗CuSO4和SO2也为1﹕1,所以理论上不需要补充SO2气体;
(6)氯化亚铜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而变质,具有见光分解,所以生产中应防止CuCl的氧化和见光分解,减少产品CuCl的损失,
故答案为:防止CuCl的氧化和见光分解.
点评 本题为工艺流程题,为高考热点和难点,设计物质的分离、物质的制备,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物质性质的理解应用,题目难度较大.
(1)第34号元素符号是Se,铬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填“s、p、d、f、ds),其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或电子排布图)为
(2)用“>”或“<”填空
第一电离能 | 离子半径 | 熔点 | 酸性 |
P>S | O2->Na+ | CaO<MgO | HClO4>H2SO4 |
(4)在下列六种晶体:①CO2,②NaCl,③Na,④Si,⑤CS2,⑥金刚石,共有4种(填数字)晶体类型,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的是①⑤,(填序号,下同)熔化时只需破坏共价键的是④⑥.
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时A中有大量紫红色的烟气,烟气的主要成份是NH3、H2、I2、HI,在上图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混合气体中的HI;
(2)装置B中,Zn会与I2发生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Zn+I2═ZnI2
-;
(3)按上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C加热,反应产物均为黑色粉末 (纯净物),两组分别用各自的产物进行以下探究,完成下列填空:
步骤 | 操作 | 甲组现象 | 乙组现象 |
1 |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 溶解,无气泡 | 溶解,有气泡 |
2 |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 | 变红 | 无明显变化 |
3 | 向步骤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 红色先变深后褪去 | 先变红后也褪色 |
(4)若装置C中反应后的固体是Fe2O3和FeO组成的混合物.为确定其组成,取样品7.84克,在加热 条件下通入足量的氨气,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Fe2O3和FeO都被还原为Fe,反应管中铁粉冷却后,称得质量为5.6克,则混合物中Fe2O3和Fe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的pH如下:
沉淀物 | 开始沉淀时的pH | 完全沉淀时的pH |
Al(OH)3 | 3.8 | 5.2 |
Fe(OH)3 | 2.7 | 3.2 |
Fe(OH)2 | 7.6 | 9.7 |
Ni(OH)2 | 7.1 | 9.2 |
(2)“酸浸”时所加入的酸是H2SO4(填化学式).
(3)加入H2O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
(4)操作b为调节溶液的pH,你认为pH的调控范围是3.2-7.1
(5)操作c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
(6)产品晶体中有时会混有少量绿矾(FeS04•7H20),其原因可能是H2O2的用量不足(或H2O2失效)、保温时间不足导致Fe2+未被完全氧化造成的(写出一点即可).
(7)NiS04•7H20可用于制备镍氢电池(NiMH),镍氢电池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i(OH)2+M=NiOOH+MH,则NiMH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
A. | 淀粉和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互称同分异构体 | |
B. |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
C. |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和碱性条件下都可以水解,且水解产物均相同 | |
D. | 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可以用氢氧化铜鉴别葡萄糖、乙酸、乙醇 |
A. | 乙酸乙酯中 | B. | 乙酸中 | ||
C. | 水中 | D. | 乙酸、乙酸乙酯和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