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结构的表述均正确,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表述Ⅰ表述Ⅱ
A在水中,NaCl的溶解度比I2的溶解度大NaCl晶体中C1-与Na+间的作用力大于碘晶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
B通常条件下,CH4分子比PbH4分子稳定性高Pb的原子半径比C的大,Pb与H之间的键能比C与H间的小
CNaCl的熔点比MgO的熔点高NaCl的晶格能比MgO的晶格能大
DP4O10、C6H12O6溶于水后均不导电P4O10、C6H12O6均属于共价化合物
A.AB.BC.CD.D

分析 A.水为极性分子,碘为非极性分子;
B.C、Pb同主族,键能越大,氢化物越稳定;
C.均为离子晶体,晶格能大的熔点高,晶格能与离子半径与离子电荷有关;
D.导电性与物质类别无关,溶液导电与溶液在存在离子有关.

解答 解:A.NaCl为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发生电离,水为极性分子,而I2为非极性分子,由相似相容可知,在水中,NaCl的溶解度比I2的溶解度大,与物质微粒之间的作用力无关,无因果关系,故A错误;
B.Pb的原子半径比C的大,Pb与H之间的键能比C与H间的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则CH4分子比PbH4分子稳定性高,表述合理,且存在因果关系,故B正确;
C.决定晶格能的因素为:离子电荷、离子半径、离子的电子层构型,MgO所带电荷多,应该是MgO的熔点高于NaCl,表述均不合理,故C错误;
D.P4O10、C6H12O6均属于共价化合物,而P4O10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了H3PO4发生电离而导电,表述Ⅰ错误,且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结构、物质性质,涉及物质的化学键类型、物质的熔点高低与晶格能之间关系等,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因果关系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5.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用粗铜(含杂质铁)按如下流程回收氯化铜晶体(CuCl2•2H2O)等相关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得到固体Ⅰ,同学们设计如图装置:

①整盘装置有不足之处,要完成实验必须改进的是在A、C两处添加酒精灯.
②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 +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③若进入装置C为纯净的氯气,需对装置做怎样处理?在A、B之间添加盛有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2)操作Ⅱ中所需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3)试剂X为CuO或Cu(OH)2
(4)由溶液IV获得CuCl2•2H2O晶体过程中,有同学发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进而变成黄绿色,经查阅资料发现氯化铜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Cu(H2O)4]2+(aq)+4Cl-(aq)?[CuCl4]2-(aq)+4H2O(l)
(蓝色)                      (黄色)
①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uC{{l}_{4}}^{2-})}{c[Cu({H}_{2}O{)_{4}}^{2-}]•{c}^{4}(C{l}^{-})}$.
②当氯化铜溶液颜色由蓝色转变为黄绿色过程中,K值将不变(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③若在蒸发皿中直接加热溶液IV至蒸干,最后可能得到的物质为Cu(OH)2或CuO,请简述原因溶液中氯化铜发生水解:CuCl2+2H2O?Cu(OH)2+2HCl,加热HCl挥发,使平衡向生成氢氧化铜的方向进行,氢氧化铜受热分解得到CuO.
(5)为得到纯净的固体VI需要进行操作V(过滤、洗涤和烘干),请简述检验洗涤是否干净的操作步驟取少许洗涤液与试管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溶液变浑浊,说明没有洗涤干净,若无明显现象,说明洗涤干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