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速率变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标准状况下测得数据累计值如下: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
50
120
232
290
310
 
(1)在0~1、1~2、2~3、3~4、4~5 min时间段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              
原因为                                             ;反应速率最小的时间段是           
原因为                                                                               。(2)在2~3min时间段内,用盐酸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3)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A .蒸馏水  B .Na2SO4溶液  C. NaNO3溶液  D. CuSO4溶液  E. Na2CO3 溶液, 你认为可行的是            

(11分)(1)2~3 min(1分),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此时温度高(2分);4~5 min (2分),因为此时H+ 浓度小(2分)(时间段错误,不得分)
(2)υ(HCl)=0.1 mol/(L·min)(2分,无单位或单位错误扣1分)
(3)A、B (各1分,共2分,多选1个扣1分)

解析试题分析:(1)在0~1、1~2、2~3、3~4、4~5min时间段中,产生气体的体积分别为50mL、120ml-50ml=70mL、232ml-120ml=112mL、290ml-232ml=68mL、310ml-290ml=20mL,由此可知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为2~3 min。这是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超过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反应速率增大。反应速率最小的时间段是4~5min时间段,此时温度虽然较高,但H+浓度小,即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超过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反应速率降低。
(2)在2~3min时间段内,n(H2)=0.112L÷22.4L/mol==0.005mol,根据2HCl~H2可知,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其浓度为0.01mol÷0.1L=0.1mol/L,则υ(HCl)=0.1mol/L÷1min=0.1 mol/(L?min)。
(3)A、加入蒸馏水,H+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且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故A正确;B、加入Na2SO4溶液,相当于稀释,H+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且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故B正确;C、加入NaNO3溶液,在酸性条件下NO3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得不到氢气,而是生成NO气体,影响生成氢气的量,故C错误;D、加入CuSO4溶液,Zn置换出Cu反应速度增大。但由于消耗锌,从而影响生成氢气的量,故D错误;E、加入Na2CO3溶液,消耗H+,H+浓度减小,影响生成氢气的量,故E错误,所以答案选AB。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影响反应速率条件的实验探究以及反应速率的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Ⅰ. 在水溶液中橙红色的Cr2O72-与黄色的CrO42-有下列平衡关系:
Cr2O72-+H2O 2CrO42-+2H+,把K2Cr2O7溶于水配成稀溶液是橙色。
(1)向上述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溶液呈       色,因为                       
(2)向已加入NaOH溶液的(1)中再加入过量稀H2SO4后,则溶液呈   色,因为            
(3)向原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已知BaCrO4为黄色沉淀)则平衡向        方向移动,溶液颜色将         。(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Ⅱ.实验室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1.配制100mL 0.10mol/L NaOH标准溶液。
2.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
3.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NaOH溶液的浓度
(mol/L)
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
(mL)
1
0.10
22.62
20.00
2
0.10
22.58
20.00
3
0.10
22.60
20.00
 
(1)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此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范围为       
(2)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                
(3)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下图  的操作,然后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甲                    乙                   丙
(4)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它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      (多选扣分)。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没有等溶解液降至室温就转移至容量瓶中
E.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F.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12分)向体积为2L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X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2X(g)Y(g)+3Z(g)
(1)经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则用Y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速率为             。
(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丙、丁四个同样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同一段时间内测得容器内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X)=3.5mol/(L?min);乙v(Y)=2mol/(L?min);丙v(Z)=4.5mol/(L?min);丁v(X)=0.075mol/(L?s)。若其它条件相同,温度不同,则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填序号)            
(3)若向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充入氩气,则平衡向             (填"左"或"右"或"不")移动;若向
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移走部分混合气体,则平衡向          (填" 左 " 或 " 右 " 或 " 不")移动。
(4)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达到(1)所述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molX气体,则平衡后X的转化率⑷与⑴的
平衡中的X的转化率相比较              

A.无法确定B.⑷一定大于⑴C.⑷一定等于⑴D.⑷一定小于⑴
(5)若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起始时加入X、Y、Z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cmol,达到平衡时仍
与(1)的平衡等效,则a、b、c应该满足的关系为                        
(6)若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起始时加入X、Y、Z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cmol,达到平衡时仍
与(1)的平衡等效,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应该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