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铝热反应实验展开研究.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的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AlAl2O3FeFe2O3
熔点/℃660205415351462
沸点/℃246729802750-
Ⅰ.(1)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3)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在下列试剂中最适宜的试剂是B(填序号).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Ⅱ.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一定量上述的熔融物与过量的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OC段没有沉淀生成,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2)在DE段,沉淀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则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上述现象说明溶液中Al3+、Fe3+、H+结合OH-的能力比NH4+强(填离子符号).
(3)B与A的差值为0.08mol.
(4)B点对应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032mol,C点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7mL.

分析 Ⅰ.(1)铝的熔点比铁低,生成铁和液态铝一起滴落至盛有沙子的容器中形成合金;
(2)根据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
(3)A.浓硫酸易使铁、铝钝化,不能使合金溶解;
B.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
C.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污染性气体;
D.铁不与NaOH溶液反应;
Ⅱ.(1)O→C 之间没有沉淀生成,说明硝酸过量,O→C 之间发生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以此书写离子方程式;
(2)D与E一段沉淀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为NH4NO3和NaOH反应,以此书写离子方程式;根据反应顺序确定结合OH-的能力;
(3)B与A的差值为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由EF段消耗的氢氧化钠,根据Al(OH)3 +OH-=AlO2-+2H2O,得出Al(OH)3的物质的量;
(4)B与A的差值为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由EF段消耗的氢氧化钠,根据Al(OH)3 +OH-=AlO2-+2H2O,得出Al(OH)3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电子守恒计算出铁的物质的量,据此可以计算出沉淀氢氧化铝、氢氧化铁的物质的量;再根据31mL时反应情况计算出C点氢氧化铁溶液体积.

解答 解:Ⅰ.(1)铝的熔点比铁低,生成铁和液态铝一起滴落至盛有沙子的容器中形成合金,所以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
故答案为:合理;
(2)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所以可用NaOH溶液检验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
故答案为:NaOH溶液;2Al+2OH-+2H2O=2AlO2-+3H2↑;
(3)A.浓硫酸易使铁、铝钝化,不能使合金溶解,故A错误;
B.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熔融物可溶解于稀硫酸中,故B正确;
C.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污染性气体,不是最佳选择,故C错误;
D.铁不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将熔融物全部溶解,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Ⅱ.(1)O→C 之间没有沉淀生成,说明硝酸过量,O→C 之间发生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故答案为:H++OH-═H2O;
(2)D与E一段沉淀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为NH4NO3和NaOH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
上述现象说明溶液中最先结合OH-是氢离子,最后结合OH-是铵根离子,所以溶液中Al3+、Fe3+、H+离子结合OH-的能力强于铵根离子,
故答案为:NH4++OH-═NH3•H2O; Al3+、Fe3+、H+;NH4+
(3)由图可知,EF段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为36mL-34m=2mL,故该计算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为0.002L×4mol/L=0.008mol,根据Al(OH)3 +OH-=AlO2-+2H2O可知,Al(OH)3的物质的量为0.008mol,
故答案为:0.008;
(4)由图可知,EF段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为36mL-34m=2mL,故该计算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02L×4mol/L=0.008mol,根据Al(OH)3 +OH-=AlO2-+2H2O可知,Al(OH)3的物质的量为0.008mol;金属混合物中含有铝0.008mol;
设铁为xmol,Al为0.008mol,生成硝酸铵为:(34-31)×0.001L×4mol/L=0.012mol,由于显示过量,铁反应生成了硝酸铁,由电子守恒可知,3x+0.008×3=0.012×8,解得x=0.024mol,即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0.024mol,生成沉淀的总物质的量为:0.008mol+0.024mol=0.032mol;
滴加NaOH体积为31ml时,发生反应为①H++OH-=H2O,②Fe3++3OH-=Fe(OH)3↓,Al3++3OH-=Al(OH)3↓,则C点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31mL-$\frac{0.024mol×3}{4mol/L}$×1000mL/L-$\frac{0.008mol×3}{4mol/L}$×1000mL/L=7mL,
故答案为:0.032;7.

点评 本题考查铝热反应、金属与硝酸的反应,涉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计算等知识点题目,题目难度较大,注意明确图中各阶段发生反应的实质,能够正确判断出硝酸的还原产物为解题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3.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9mol•L-1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BC.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的密度                 D.溶液中Cl-的数目
(3)下列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不正确的是BCD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4)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48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200mol•L-1的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用量筒量取8.4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会使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的有C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B.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C.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
14.氰化物有剧毒,冶金工业会产生大量含氰化物的废水,其中氰化物以CN-等形式存在于废水中.某化学小组同学对含氰化物废水处理进行研究.
Ⅰ.查阅资料:含氰化物的废水破坏性处理方法.
利用强氧化剂将氰化物氧化为无毒物质,如以TiO2为催化剂用NaClO将CN-离子氧化成CNO-(CN-和CNO-中N元素均为-3价),CNO-在酸性条件下继续与NaClO反应生成N2、CO2、Cl2等.
Ⅱ.实验验证:破坏性处理CN-的效果.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密闭系统中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以测定CN-被处理的百分率,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取一定量废水进行加热蒸发、浓缩.
步骤2:取浓缩后含CN-离子的废水与过量NaClO溶液的混合液共200mL(设其中CN-的浓度为0.2mol•L-1)倒入甲中,塞上橡皮塞.
步骤3:点燃酒精灯对丁装置加热
步骤4:打开甲上的橡皮塞和活塞,使甲中溶液全部放入乙中,关闭活塞.
步骤5:打开活塞K,通一段时间N2,关闭活塞K.
步骤6:实验完成后测定干燥管I(含碱石灰)的质量m2(实验前干燥管I(含碱石灰)的质量m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破坏性处理方法中,在酸性条件下NaClO和C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NO-+6ClO-+8H+═2CO2↑+N2↑+3Cl2↑+4H2O,请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对丁装置加热放在步骤3进行的原因是将产生的氯气及时除去.
(3)丙装置中的试剂是浓硫酸.
(4)干燥管Ⅱ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和CO2进入干燥管I中影响对CO2的测量.
(5)请简要说明实验中通入N2的目的是使装置中的CO2全部被排到干燥管I中被吸收,减少误差.
(6)若干燥管Ⅰ中碱石灰增重1.408g,则该实验中测得CN-被处理的百分率为8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