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常见有机物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变化中,某些反应条件及产物未标明)。A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相同条件下,G蒸气密度是氢气的44倍。
(1)D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A转化过程中有B生成,先中和水解液,再需要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烃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D、F之和,分子中碳与氢的质量之比是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X 不溶于水,与甲烷互为同系物
B.X性质稳定,高温下不会分解
C.X不存在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
D.X可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碳碳双键 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新制氢氧化铜(或银氨溶液) A
【解析】A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B,B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C和F,所以A为(C6H10O5)n,B为C6H12O6,G蒸气密度是氢气的44倍,即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D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D与水加成得C,所以C为CH3CH2OH,F为CO2,则D为CH2=CH2,D氧化得E为CH3COOH,C和E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为CH3COOCH2CH3,烃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D、F之和,即为72,分子中碳与氢的质量之比是5:1,则X为C5H12;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D为CH2=CH2,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2)C和E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OOCH2C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3)检验A转化过程中有B生成,即检验葡萄糖的存在,先中和水解液,需要再加入的试剂是新制氢氧化铜(或银氨溶液);(4)X为C5H12,是饱和烷烃;A.C5H12不溶于水,与甲烷互为同系物,A正确;B.C5H12在高温下会分解,B错误;C.C5H12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为2,2-二甲基丙烷,有四个甲基,C错误;D.烷烃和溴水不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答案选A。
【题目】(1)根据氯化铁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向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产生的现象为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
②不断加热FeCl3溶液蒸干其水分并灼烧,得到的固体是___。
③在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溶液变浑浊,应加入___。
(2)利用反应Cu+H2O2+H2SO4=CuSO4+2H2O设计一个原电池,回答下列问题:
①负极材料为___;正极反应式为___。
②反应过程中SO向____极移动。
③当电路中转移0.1mol电子时,电解液质量(不含电极)增加了___克。
(3)已知25℃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式 | CH3COOH | H2CO3 | HClO |
电离平衡常数 | Ka=1.8×10-5 | Ka1=4.3×10-7 Ka2=5.6×10-11 | Ka=3.0×10-8 |
①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四种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__(用编号填写)
a.CH3COONa b.Na2CO3 c.NaClO d.NaHCO3
②常温下,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___(填字母)
A.c(H+) B. C.c(H+)c(OH-) D.
E.
③写出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____。
④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____(填准确数值)。
⑤标准状况下,将1.12LCO2通入100mL1molL-1的NaOH溶液中,用溶液中微粒的浓度符号完成下列等式:c(OH-)=2c(H2CO3)+____。
【题目】已知硫代硫酸钠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反应:,下表中的两种溶液混合,出现浑浊的先后顺序是( )
组号 | 两种溶液的温度 |
| 稀硫酸的体积、浓度 |
① | 15℃ | 10mL0.1mol/L | 50mL0.05mol/L |
② | 15℃ | 10mL0.05mol/L | 10mL0.1mol/L |
③ | 25℃ | 10mL0.05mol/L | 10mL0.1mol/L |
④ | 25℃ | 10mL0.1mol/L | 30mL0.07mol/L |
A.④①②③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D.④③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