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I.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选择装置_______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 Cl等杂质,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__

(2)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________,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3)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进水的方向是从________口进水。

II.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 mL碘水和15 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放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溶液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H→________→E→F._____________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物质不能作为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溶剂是________

A.酒精 B.苯(一种有机溶剂,与水互不相溶,密度比水小) C.汽油

【答案】DAB萃取分液冷凝管下C ; B ;D ;G待下层液体流尽时,及时关闭活塞平衡分液漏斗内外气压,使液体易于流下CCl4与水和碘均不反应;CCl4与水互不相溶; 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远大于水中A

【解析】

II.(1)根据操作步骤排序;(2)根据操作容易出现错误做法的地方分析;根据操作目的分析;(3)根据萃取剂的选择标准分析;(4)根据萃取剂的选择标准判断。

I. 1)蒸发可以实现易溶于水的固体和水的分离,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可用蒸发,因蒸馏可以实现水中难挥发性杂质和水的分离,则除去自来水中的Cl ─ 等杂质,可用蒸馏,故答案为:DA

2)碘微溶于水,碘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且苯、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可用萃取法分离,故答案为:B;萃取分液;

3)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冷凝管,使用时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II.(1)按从下向上的顺序先检验装置是否漏液;如果分液漏斗不漏液,然后向分液漏斗中加液体,即选操作步骤B;然后震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即选D;然后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使溶液分层,即选A;然后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以使溶液顺利流出,即选G;然后静置,分层,使溶液分离,即选H;然后将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即选E;然后旋开活塞,用烧怀接收溶液,进行分液,即选F。故答案为:C→B→D→A→G→H→E→F;

(2)(E)步骤的操作中如果漏斗下端不紧靠烧杯内壁,有可能溅出液体;如果不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可能从下口流出,产生杂质;(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为了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进行液体顺利流出;故答案为:待下层液体流尽时,及时关闭活塞平衡分液漏斗内外气压,使液体易于流下

(3)萃取剂的选取标准是:与水互不相溶,被萃取的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且跟萃取物不发生化学反应.根据萃取剂的选择标准CCl4与水不互溶;而且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很多,所以可用CCl4作萃取剂;故答案为:CCl4与水和碘均不反应;CCl4与水互不相溶; 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远大于水中

(4)根据萃取剂的选择标准分析,A、酒精和水互溶,选项A选; B、苯符合萃取剂的标准,选项B不选;C、汽油符合萃取剂的标准,,选项C不选。答案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