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重铬酸钠(Na2Cr2O72H2O)俗称红矾钠,在工业上有广泛用途我国目前主要是以铬铁矿(主要成份为FeOCr2O3,还含有Al2O3MgOSiO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中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主反应:4FeOCr2O3+8Na2CO3+7O2 8Na2CrO4+2Fe2O3+8CO2

副反应:SiO2+Na2CO3Na2SiO3+CO2Al2O3+Na2CO32NaAlO2+CO2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

沉淀物

Al(OH)3

Fe(OH)3

Mg(OH)2

Cr(OH)3

完全沉淀时溶液pH

4.7

3.7

11.2

5.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中反应是在回转窑中进行,反应时需不断搅拌,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中调节pH4.7,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加硫酸酸化的目的是使CrO42转化为Cr2O72,请写出该平衡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称取重铬酸钠试样2.5000g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于碘量瓶中,加入10mL 2molL1H2SO4和足量NaI(铬的还原产物为Cr3+),放于暗处5min,然后加入100mL水,加入3mL淀粉指示剂,用0.12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中共用去Na2S2O3标准溶液40.00ml,所得产品的中重铬酸钠的纯度为(设整个过程中其它杂质不参与反应)___________

【答案】 使反应物接触更充分,加快反应速率 除去溶液中的AlO2SiO32 2CrO42+2H+Cr2O72+H2O 当滴加最后一滴硫代硫酸钠溶液时,溶液蓝色褪去,半分钟内不变色 83.84%

【解析】试题分析: (1)反应反应时不断搅拌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

2)氧化煅烧后过滤,滤液中阴离子主要含有CrO42-AlO2-SiO32-,由表格中信息可知,调节pH4.7目的是除去溶液中AlO2-SiO32-

3CrO42H+生成Cr2O72-和水。

4)发生的反应为Cr2O72-+6I-+14H+=2Cr3++3I2+7H2OI2+2S2O32=2I+S4O62Cr2O72-3I26S2O32-,所以Na2Cr2O7纯度为==83.84%。淀粉遇碘显蓝色,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将碘反应完全后溶液呈无色,所以当滴加最后一滴硫代硫酸钠溶液时,溶液蓝色变为无色且30s不变色为终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I.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选择装置_______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 Cl等杂质,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__

(2)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________,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3)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进水的方向是从________口进水。

II.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 mL碘水和15 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放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溶液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H→________→E→F._____________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物质不能作为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溶剂是________

A.酒精 B.苯(一种有机溶剂,与水互不相溶,密度比水小) C.汽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