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做完海带提碘实验后,实验室得到了含碘废液(含水、CCl4、可能含I2、I—、IO3—的一种或几种),为测定废液中碘的存在形式,并回收废液中的碘和CCl4,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完成下列填空:
Ⅰ.判断废液中碘的存在形式(已知:5SO32—+ 2IO3—+2H+→I2+5SO42—+H2O)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是:稀盐酸、淀粉溶液、氯化铁溶液、亚硫酸钠溶液
(1)观察废液,废液分为上下两次,有机层在____层(填“上”或“下”),呈____色。
(2)从废液中取少量水层溶液(pH≈8),滴加淀粉溶液,变为蓝色,该废水中含I2;另从废液中取适量水层溶液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验不出有I2存在;取________ ,该废水中含有I—;取______,该废水中不含IO3—。
Ⅱ.回收该废液中的碘和CCl4
(3)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2SO3溶液,将I2还原为I—,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操作X名称是________。
(4)Na2S2O3、CuSO4溶液和I—反应生成CuI沉淀和Na2S4O6溶液,已知该含碘废液中碘元素的含量为10.33g/L,若回收500mL该含碘废液中的碘,则至少需要2mol/L的硫酸铜溶液_______mL。
(5)将CuI转移入烧杯中,加入氧化剂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在蒸馏烧瓶底得到____色的固体碘。H2O2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绿色氧化剂可将CuI氧化为I2,本实验不选用H2O2,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下 紫色(或紫红色) 取除去I2的水层溶液少许,加入1~2mL淀粉溶液,加盐酸酸化,滴加氯化铁溶液,溶液变蓝 另取除去I2的水层溶液少许,加入1~2mL淀粉溶液,加盐酸酸化,滴加亚硫酸钠溶液,溶液不变蓝 使四氯化碳中的碘进入水层 分液 20.33 紫黑色 本实验氧化和升华是同时进行的,H2O2温度较高时易分解(合理即得分)
【解析】
Ⅰ、废液中的碘和,在水中分层,有机层在水溶液下层,碘单质溶于四氯化碳呈紫色;
碘离子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剂氧化生成碘,碘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能被还原剂还原生成碘,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所以其检验方法为:从水层取少量溶液,加入淀粉溶液,加入盐酸酸化,滴加溶液,,若溶液变蓝色,说明废水中含有,否则不含;另从水层取少量溶液,加入淀粉试液,加盐酸酸化,滴加溶液,发生,若溶液变蓝色,说明废水中含有,否则不含;
Ⅱ、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溶液,将废液中的还原为,四氯化碳属于有机物,水属于无机物,二者不互溶,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所以分离出四氯化碳采用分液的方法;
,结合碘元素守恒和化学方程式中定量关系计算得到;
碘单质是紫黑色固体,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
Ⅰ、废液中的碘和,在水中分层,有机层在水溶液下层,碘单质溶于四氯化碳呈紫色,故答案为:下;紫;
碘离子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剂氧化生成碘,碘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能被还原剂还原生成碘,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所以其检验方法为从水层取少量溶液,加入淀粉溶液,加入盐酸酸化,滴加溶液,,若溶液变蓝色,说明废水中含有,否则不含;另从水层取少量溶液,加入淀粉试液,加盐酸酸化,滴加溶液,,若溶液变蓝色,说明废水中含有,否则不含,故答案为:的水层溶液少许,加入淀粉溶液,加盐酸酸化,滴加氯化铁溶液,溶液变蓝;另取除去的水层溶液少许,加入淀粉溶液,加盐酸酸化,滴加亚硫酸钠溶液,溶液不变蓝;
Ⅱ、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溶液,将废液中的还原为,其离子方程式为,四氯化碳属于有机物,水属于无机物,二者不互溶,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所以分离出四氯化碳采用分液的方法;故答案为:四氯化碳中的碘进入水层;分液;
已知该含碘废液中碘元素的含量为,若回收500mL该含碘废液中的碘,含碘元素质量,物质的量,,依据反应定量关系得到,至少需要的硫酸铜溶液体积;故答案为:;
将CuI转移入烧杯中,加入氧化剂在如图2所示的装置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在蒸馏烧瓶底得到紫红色固体碘单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绿色氧化剂可将CuI氧化为,本实验不选用,可能的原因是过氧化氢易分解失去氧化性;故答案为:紫黑;过氧化氢易分解。
【题目】下列根据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KI溶液中加入30%H2O2、稀硝酸及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 H2O2氧化性比I2强 |
B | 向Na2CO3溶液中加稀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 非金属性:S>C>Si |
C |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不含NH4+ |
D | 将BaSO4浸泡在饱和Na2C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并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 Ksp(BaSO4)>Ksp(BaCO3) |
A.AB.BC.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