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8.图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实际位置相符的是(  )
A.B.C.D.

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相邻两个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2、8、18、32,以此判断同族中位置关系.同周期元素根据原子序数判断位置关系,注意第三列镧系、锕系,长周期第ⅡA族、第ⅢA族之间有10个空列为7个副族和1个Ⅷ族,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7、8、9为第二周期相邻的N、O、F元素,8、16、34为第ⅥA族相邻的元素O、S、Se,符合位置关系,故A正确;
B.4为Be、5为B,中间有10个空列为7个副族和1个Ⅷ族,故B错误;
C.1为H,2为He,分别为第1列与第18列,且H与Na(原子序数为11)不相邻,不符合位置关系,故C错误;
D.10 为Ne,位于第18列,而17为Cl,35为Br,Cl、Br同主族,不符合位置关系,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原子序数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0.纯碱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物质.某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工业纯碱(假设仅含碳酸氢钠杂质)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四种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填空:

方案一:纯碱样品$\stackrel{加热}{→}$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1)分别称取干燥坩埚和纯碱样品的质量,将纯碱样品放入坩埚中充分加热.坩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2)将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其目的是:加热至恒重,以保证NaHCO3全部分解.
方案二:称取mg样品配成250mL溶液,从中取25mL溶液先用酚酞作指示剂用0.1mol•L-1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0.1mol•L-1HCl溶液V1mL,继续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消耗0.1mol•L-1HCl溶液V2mL.则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frac{106{V}_{1}}{106{V}_{1}+84({V}_{2}-{V}_{1})}$×100%.
方案三:纯碱样品溶液$\stackrel{氯化钙溶液}{→}$测定沉淀质量
(3)称取m1g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向小烧杯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将反应混和物过滤后的下一步操作是:洗涤沉淀,沉淀经干燥后称量为m2g.
(4)如果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作沉淀剂,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测得样品中的碳酸钠质量分数将比实际不变(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方案四:纯碱样品$\stackrel{加热}{→}$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5)本实验采用如下图装置,C中盛放的物质是浓硫酸.
(6)反应前后都要通入N2,反应后通入N2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将生成的二氧化碳从容器内排出,被D装置中碱石灰吸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