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在NaAlO2溶液中,通入amolHCl气体,生成bmol沉淀后,又通入cmolHCl气体时,沉淀恰好溶解,则原NaAlO2溶液中含NaAlO2的物质的量是(  )
A.$\frac{a+b}{4}$molB.$\frac{a+c}{4}$molC.$\frac{3a+c}{4}$molD.cmol或$\frac{b}{3}$mol

分析 NaALO2溶液中通入HCl气体,生成氢氧化铝,继续通入HCl气体后,产生的沉淀又恰好溶解,发生反应为:AlO2-+4H+=Al3++H2O,根据相关的量来计算.

解答 解:设有NaAlO2的物质的量为xmol,NaALO2溶液中通入HCl气体,生成氢氧化铝,继续通入HCl气体后,产生的沉淀又恰好溶解,发生反应为:
   AlO2-+4H+=Al3++H2O,
1mol    4mol
xmol   (a+c)mol
则$\frac{1}{x}$=$\frac{4}{a+c}$,所以x=$\frac{a+c}{4}$mol,所以原NaAlO2溶液的物质的量是$\frac{a+c}{4}$mol.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偏铝酸盐与酸反应的相关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本题的解答关键是根据偏铝酸盐溶液中滴入盐酸生成沉淀再加盐酸与偏铝酸根先反应后与氢氧化铝反应,结合反应的有关方程式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8.某实验小组以CO(NH22、氯气、30% NaOH溶液、NaHCO3固体制备水合肼(N2H4•H2O),并测定其含量,进行以下实验:
①制备NaClO溶液:将氯气通入30% NaOH(过量)溶液中,充分反应;
②制取水合肼:将CO(NH22固体加入三颈烧瓶中,①的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控制反应温度,使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产品,实验装置如图1示.
③测定产品中水合肼的含量:称取馏分a g,加入适量的NaHCO3固体,加水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用b mol•L-1的I2溶液滴定,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c mL.(已知:N2H4•H2O+2I2═N2↑+4HI+H2O),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名称是冷凝管,其进水口为h(填“g”或“h”);
(2)制备水合肼的原理是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能保持在6.5左右的原因是NaHCO3会与滴定过程中产生的HI反应;
(4)I2溶液应置于如图2所示仪器甲(填“甲”或“乙”)中,滴定时所用的指示剂为淀粉,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5)产品中水合肼含量(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frac{20bc×1{0}^{-3}}{a}$×100%(要求表示出计算过程,不要写出计算结果);
(6)滴定过程中,若滴定管在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则测定结果将偏高(填“偏高”或“偏低”).
5.为研究亚氯酸钠(NaClO2)吸收SO2的利用率,某课外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

(1)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2)当观察到丙装置中溶液颜色变浅时(填现象),停止实验.
(3)探究亚氯酸钠与SO2的反应.
①假设SO2被完全反应,检验乙装置中生成的SO42-和C1-,应选用的试剂是ade.(酸性条件下ClO2-不干扰检验).
a.稀硝酸  b.稀盐酸  c.BaCl2溶液d.Ba(NO32溶液  e.AgNO3溶液
②完成乙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2+□ClO${\;}_{2}^{-}$+□H2O═□SO2-+□Cl-+□□
(4)测定亚氯酸钠的利用率.实验步骤如下:
ⅰ将乙装置中溶液取出,加入过量KI晶体,再滴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ClO2-+4I-+4H+=2H2O+2I2+C1-).
ⅱ将步骤ⅰ所得溶液稀释至100.00mL,取25.00mL于锥形瓶中,滴入1~2滴淀粉溶液,用0.500mol•L-1Na2S2O3标准液滴定(I2+2S2O32-=2I-+S4O62-).重复进行3次滴定,得Na2S2O3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
①步骤ⅱ中将溶液稀释至100.00mL,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②该实验NaClO2的利用率为90.0%.
(5)实验结束后,课外小组同学经讨论认为:增大SO2的溶解量,有利于提高NaClO2的利用率.增大SO2的溶解量的措施有适当降低温度(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填一种).
16.B、C、Si是几种常见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其形成的各种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C、N、Si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C>Si.
(2)BF3与一定量的水可形成如图1的晶体R.
①晶体R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涉及abce(填字母).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e、范德华力
②R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
(3)乙二胺(H2N-CH2-CH2-NH2)与CaCl2溶液可形成配离子(结构如图2)乙二胺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杂化.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铵,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得多,原因是乙二胺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
(4)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但不能导电.它的晶体结构如图3所示.六方相氮化硼是否含有π键?不含(填“含”或“不含”),其质地软的原因是层与层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作用力小,导致其质地软,该物质能否导电?不能(填“能”或“不能”),原因是层状结构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5)SiC是原子晶体,其晶胞结构类似金刚石,假设正方体的边长为acm,估算SiC晶体的密度为$\frac{40×4}{{a}^{3}{N}_{A}}$g•cm-3(用含NA、a的代数式表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