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下列图象表示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或NaAlO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Al3+与AlO2-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实线表示Al3+物质的量的变化,虚线表示AlO2-物质的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分析 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发生反应分别为:Al3++3OH-═Al(OH)3↓、OH-+Al(OH)3=AlO2-+2H2O;NaAlO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Al3+与AlO2-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分别为: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 解: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发生反应分别为:Al3++3OH-═Al(OH)3↓、OH-+Al(OH)3=AlO2-+2H2O,根据反应可知,Al3+物质的量的变化过程中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与AlO2-物质的量达到最大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满足条件的图象为B,即A错误、B正确;
NaAlO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Al3+与AlO2-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分别为: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则偏铝酸根离子完全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与铝离子的物质的量达到最大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C中为3:1,D中为1:1,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反应及其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发生反应的实质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7.一定温度下将0.2mol气体A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g)+B(g)?2C(g)+D(s)△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此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min | 2 | 4 | 6 | 8 | 10 |
n(A)/mol | 0.16 | 0.13 | 0.11 | 0.10 | 0.10 |
A. | 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ν(C)=0.02 mol•L-1•min-1 | |
B. | 平衡后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ν(正) | |
C. | 其他条件不变,10 min后再充入一定量的A,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变小 | |
D.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反应在恒压下进行,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与恒容条件下反应相同 |
18.关于亚硝酸钠与氯化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因亚硝酸钠有剧毒,所以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 | |
B. | 可用淀粉-KI试纸来鉴别一种盐溶液是亚硝酸钠还是氯化钠 | |
C. | 能用硝酸银溶液来区别亚硝酸钠与氯化钠 | |
D. | 因NaNO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酸性KMnO4溶液和FeCl2溶液鉴别NaCl与NaNO2 |
15.下列离子或化学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 | 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4Fe2++O2+4H+═4Fe3++2H2O | |
B. | 用K37ClO3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K37ClO3+6HCl(浓)$\frac{\underline{\;\;△\;\;}}{\;}$K37Cl+3Cl2+3H2O | |
C. | 足量小苏打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2++OH-+HCO3-═BaCO3↓+H2O | |
D. | 向AlCl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Al3++4OH-═[Al(OH)4]- |
2.有关下列装置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X为粗铜,Y为硫酸铜,K接N,则此装置可以精炼铜 | |
B. | 若X为铜,Y为浓硝酸,K接M,可以形成原电池,则铁为负极 | |
C. | 若X为锌,则无论K接M还是N,铁都能被保护 | |
D. | 若X为银,Y为FeCl3,K接N,则此装置可以在铁上镀银 |
9.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以固体氧化锆-氧化钇为电解质,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在其间通过.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多孔电极a、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有O2参加反应的a极为电池的负极 | |
B. | 电路中每转移2mole-,则消耗H2的体积为22.4L. | |
C. | a极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 |
D. |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O2$\frac{\underline{\;高温\;}}{\;}$2H2O |
10.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 | 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 |
B. |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 |
C. | 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 |
D. |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