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对于放热反应H2+Cl2$\frac{\underline{\;点燃\;}}{\;}$2HC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 |
B. |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 |
C. | 断开1 mol H-H键和1 mol 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1mol H-Cl键所放出的能量 | |
D. | 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 |
分析 A、根据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铵盐除外);
B、根据放热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C、根据放热反应的本质是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
D、根据放热反应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光能等.
解答 解: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放热反应的本质是: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的本质以及能量变化的宏观和微观原因,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0.下列变化中,通过一步反应就可以直接完成的是( )
A. | Al2O3→Al(OH)3 | B. | CaCO3→Ca(OH)2 | C. | CH3CH2OH→CH3CHO | D. | CO→Na2CO3 |
14.下列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 |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 |
B. | 金属钠投入水中:Na+H2O═Na++OH-+H2↑ | |
C. | 将铝片放入过量NaOH溶液中:2Al+2OH-+2H2O═2AlO2-+3H2↑ | |
D. | 氧化铝溶于NaOH溶液:Al2O3+2OH-═2AlO2-+H2O |
11.下列四种元素中,其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 )
A. | 基态原子含有未成对电子最多的第二周期元素 | |
B. | 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ⅢA族的元素 | |
C. | 基态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为2s22p6的元素 | |
D. | 基态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为3s23p5的元素 |
8.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C、Si、N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C>Si.
(2)A、B均为短周期金属元素.依据下表数据,写出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
(3)依据第2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参照图中B、F元素的位置,用小黑点标出C、N、O三种元素的相对位置.
(4)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5)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M,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9、电子数为4.
(1)C、Si、N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C>Si.
(2)A、B均为短周期金属元素.依据下表数据,写出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
电离能/kJ•mol-1 | I1 | I2 | I3 | I4 |
A | 932 | 1 821 | 15 390 | 21 771 |
B | 738 | 1 451 | 7 733 | 10 540 |
(4)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5)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M,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9、电子数为4.
4.下列关于氢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自然界中有11H、12H、13H三种氢的同位素,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 |
B. | ${\;}_{1}^{1}$H失去1个电子后,变成1个质子 | |
C. | ${\;}_{1}^{1}$H、${\;}_{1}^{2}$H、${\;}_{1}^{3}$H是三种不同的原子 | |
D. | 11H、21H、31H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而显+1价 |